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

ID:40419246

大小:25.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2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_第1页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_第2页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_第3页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_第4页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仪陇蚕桑的兴与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仪陇蚕业的历史和现状仪陇县蚕桑局罗兴智胡以正仪陇蚕桑发展从有记载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据历史记载,1906年,全县栽桑养蚕只限于马鞍乡的朱德和当时任县参议长吴泽阶家、以及与阆中相连的观紫全区和土门区的几个乡,他们除了栽桑养蚕外,还兼缫土丝。1909年,县参议长吴泽阶在马鞍大办蚕桑事业,仪陇县政府为支持参议长吴泽阶发展养蚕事业,特出示布告,并在以后设立蚕桑局、蚕务局,1916年蚕务局所属蚕桑传习所,正式招收学生,先后办了14期,共招收学员160人,学习蚕桑技术(毕业后不负责分配)。后蚕务局又更名为实业所、实业

2、局。1926年实业局长鲜于挺之父鲜华三在回龙(现回春)鲜家坪开办“自立蚕桑学校”,向农民传授栽桑技术。1931年,仪陇县属保宁(阆中)蚕区。当时因丝价高昂,每担丝价高达到1600两银子,故称为“一两生丝,一两银子”之说,因而栽桑也由分散农户到小片集中。1939年仪陇在观紫场镇建立第一个茧庄收茧,负责观紫、观音(现先锋)、中坝、张公及全县其他地方蚕种的发放,蚕茧收购。当年全县发种3122张,全年收茧31220公斤。后因内战,弄得人心惶惶,造成丝价低落,茧无人收,养蚕人纷纷砍伐桑树,据当时的记载全县桑树砍去三分之二,

3、到1949年止,全县养蚕、产茧数量甚微。建国后1950年,仪陇县人民政府在农业科下设立了仪陇县蚕桑指导组,专管蚕桑发展工作,加之,1954年国家实行在收购蚕茧款中提出3%的蚕改费,其中,40%由省、地掌握,县掌握60%,用于发展蚕桑生产。栽桑、养蚕、产茧有了很大的恢复,桑树由26.4万株,发展到975万株,增长了36.9倍,产茧由8.2万公斤上升到24.1万公斤。增加了2.9倍。后来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怕饿肚子,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开始了大量的毁桑,到1963年桑树毁掉了一半以上,仅400万株,

4、蚕茧产量也在24万公斤到25万公斤左右徘徊。随着1964、1965两年栽桑,全县桑树总数又上升到了1480万株。后因受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派性波及到广大农村,栽桑停止了,有六年时间没有进展。直到1972年当时任县委第一书记的王春林和县委书记康智盛比较重视蚕桑,亲自采桑果,育苗栽桑。当年全县共采鲜桑果9万公斤,还从县外调回干桑籽1425公斤,育苗4634亩,到1977年桑树总数达到了4500万株,养蚕4万张,产茧近90万公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县委和县政府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全县实际出发

5、,把发展蚕桑作为了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和拳头产业来抓,连续大育苗大栽桑,桑树基础持续上升,1981年达到了117万株,养蚕、产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养蚕达到了9万张,蚕茧总产突破了200万公斤,1981年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达到了207万公斤。1982年,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化,蚕桑生产也由队营变成了户营,而人们的思想还没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加之农业规划上的顾此失彼,四边桑的空隙栽上了柏树,刚解决温饱的农民担心再饿肚子,出现了密植净作小桑园损毁事件,桑树基础大量毁坏。仅以当时全县产茧之冠的大仪乡为例,房前屋后小

6、桑园毁掉80%,四边桑挖掉20%以上,蚕茧产量也随之下滑。到1984年全县养蚕仅71337张,产茧下降到1364395公斤。为扭转这一局面,1986年开始,省、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县委、县府又新制定了一系列的蚕桑生产扶持奖励政策。决定售茧实行化肥奖售(斤茧斤肥)和蚕蛹返还,提取生产扶持费(1986年省、市决定以干正茧按质计价节余款的50%用于发展蚕桑生产,其中县蚕桑局42.5%,县茧站6.5%;决定从1987年开始每公斤干正茧收取1.6元,其中1元由县政府安排,全部用作桑、蚕、茧的生产扶持),实行外汇分成(省

7、、市决定1987年从外贸出口创汇中提取外汇总额的1%用于扶持蚕桑生产),安排厂、县对口扶持(1987年南充地委、行署决定丝绢厂调拨原料时,按每公斤0.04元提取扶持费,1988年决定厂、县对口扶持),安排乡镇按农业人口筹集蚕桑发展资金(1985年开始县委、政府决定各乡镇、村、社在农户上交提留时人平收取1-10元不等的蚕桑发展统筹费,用于发展蚕桑生产),向用茧企业收取蚕桑发展基金(县政府决定从1988年开始)等。筹集到的经费,主要用于蚕桑基地、桑树基础、养蚕设施基础建设的扶持,对村社蚕桑技术培训与指导的误工补贴,以

8、及对发展蚕桑成绩卓著的区、乡镇、村、社的工作人员和养蚕大户给予现金奖励等开支。同时,县委、县府还决定优先解决发展蚕桑成绩卓著者的家属、子女进厂,并对作出特殊贡献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区乡干部给予晋级和家属子女“农转非”等奖励。蚕桑局也转变蚕桑发展形式,积极推广“三结合”栽桑布局。县委、政府还把蚕桑生产列入全县经济起飞的拳头产业,提出了“三年三大步”的发展规划(三年打基础,三年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