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

ID:14866957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_第1页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_第2页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_第3页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_第4页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_第5页
资源描述:

《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齐国稷下学宫的兴与衰    郑杰文    【摘要】稷下学宫是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举贤而上功”的人才政策、繁荣的城市经济、战国政治格局等因素,是稷下学宫诞生于齐国的必要基础。稷下学宫吸引了各诸侯国的贤士纷纷奔赴齐国,使其成为关东六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虽然稷下学宫因齐国的灭亡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但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始终值得重视。    【关键词】战国时期  稷下学宫  思想交流  学派争鸣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在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出

2、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便是在分处亚欧大陆东部和西部的中国与希腊几乎同时出现了稷下学宫和柏拉图书院这两座学术机构。这两座学术机构分别成为当时东西方灿烂学术文化的代表。柏拉图书院学者的人文理性思想在西方文明史中的作用早已有目共睹,而稷下学宫作为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它的兴衰演变及其思想学术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亦不容忽视。    “举贤而上功”的人才政策、繁荣的城市经济、战国政治格局等因素,是稷下学宫诞生于齐国的必要基础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地处华夏东陲的东夷地区就具有高度发

3、达且自成系统的文化。据考古发掘,在距今4200至2900年的龙山文化时代,东夷地区就出现了很多古城而由此迈入文明时代。公元前11世纪末,武王克商,周公东征,周人开始在统治区域内推行分封制,将同姓宗族、异姓功臣分封至各地建立诸侯国,开发边地,藩卫王室。鉴于东夷地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先与殷商的密切关系,周王特将武王之弟周公旦和灭商功臣太公望分封至东夷旧地——周公旦封鲁,太公望封齐。    鲁、齐建国后,采取了不同的治国方略:鲁国“变其俗,革其礼”,以周文化改造东夷土著文化;齐国“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

4、”,融合东夷土著文化。此外,太公望还针对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的实情,采取了“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的经济政策与“举贤而上功”的人才政策。在上述政策的综合作用下,齐国收到国富兵强、人物辐凑的治理效果。田齐代姜后,“尊贤上功”的治国方针并未改变。齐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齐威王曾与魏惠王辩论何为国家之宝,魏惠王以“径寸之珠”为国家之宝,而齐威王则表示齐国以檀子、朌子、黔夫、种首等贤人为宝。稷下学宫诞生在齐国并成为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中心,正是得益于齐国统治者数百年来奉行的“举贤而上功

5、”的人才政策。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纷纷尊贤礼士、广纳人才。如战国初年魏文侯和魏惠王“礼贤下士,以收人望”“开战国养士之风”;战国中后期的燕昭王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招徕到了乐毅、郭隗、剧辛等贤士。既然如此,为什么齐以外的其他诸侯国没有出现一个如稷下学宫般影响深远的学术文化中心呢?    战国初期,魏国踞原晋国的核心地区,实力较强,魏文侯又广纳人才、励精图治,故魏国在战国初期先后攻取秦河西地,灭中山、败齐楚,成为中原强国。但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及齐威王任用邹忌实施改革

6、后,秦、齐迅速崛起,对魏国形成东西夹击态势。至魏惠王时,魏国“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国力迅速衰落。魏国衰落后,各诸侯国在军事、政治上的合纵、连横运动兴起。在持续近百年的合纵连横运动中,秦国逐渐成为关东六国共同的敌人,自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南北分峙的格局逐渐演变为东西对立之局面。    在东西对立的格局下,三晋因地处中原要冲而成为四战之地,不具备发展学术文化的条件。北方之燕长期处于中原核心文化区之外,文化不甚发达。南方之楚虽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并孕育了道家思想,但战国初

7、年吴起在楚国所进行的改革,因楚悼王死而没有进行到底,军政大权仍掌握在屈、昭、景等旧贵族手中,不具备尊贤尚功、唯才是举的社会环境。而且自战国中期以来,楚国在秦的进攻下先后丧失汉中、黔中、鄢郢等地,国力迅速衰落,无暇顾及学术事业。与关东六国对立的秦国,因商鞅变法后采取重农尚战政策,也因其与关东六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缺乏对关东人士的信任(直至秦王政时期还在颁布“逐客令”),故也不具备招纳人才、发展学术事业的条件。因而在战国七雄中,只有齐国具备发展学术事业的条件和成为关东学术中心的潜力。    除了具备自

8、姜齐至田齐一以贯之的“举贤而上功”的人才政策外,齐地繁盛的经济也为学术中心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苏秦曾谓齐宣王:“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这足以显示出齐国,特别是其都城临淄的繁盛。高度繁荣的城市经济为稷下学宫的建立及稷下学者的学术争鸣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吸引了各诸侯国的贤士纷纷奔赴齐国,在稷下学宫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