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

ID:40361767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_第1页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_第2页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_第3页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_第4页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第三十三中学林秀芬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教完整的探究实验,又是本章的重点。通过探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凸透镜成像的现象和实验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并任务驱动,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

2、法。(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勇于实验探究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规律。(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难点: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做实验,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方法采取2人小组方式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具学具f=10

3、cm凸透镜、带有刻度的光具座、光屏、物体F灯、模拟照相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1、展示照相机成像情况。2、拆解照相机,展示其基本结构:凸透镜、光屏、物体。3、介绍桌面上的器材,要求学生能用这些东西复制出来照相机成的像?观察现象并回答成像情况了解照相机的基本构造了解器材及其特点和使用同时明确任务联系生活,通过演示模拟照相机成像情况,激趣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了解这节课的实验器材,明确任务,带着任务进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一、任务1:模拟照相机成像,使物体F灯成一

4、个倒立缩小的像,并思考:屏上的像清晰了吗?你怎样调整的?1、【老师巡堂指导】2、【师、生共同总结】3、【老师演示】如何找清晰的缩小的像4、介绍焦距、像距、物距5、记录缩小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提问】刚才找到了倒立缩小的像,那请问在实验过程中有没看到倒立放大的像?二、任务2:利用凸透镜使物体F灯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记录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放大/缩小物距u/cm像距v/cm1234561、【老师巡堂指导】2、【收集数据】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并完成下图部分表格带着任务进行实验一总结,如何找清晰的像:①①调节物体中心、

5、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②③②固定凸透镜,调节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找清晰的像了解焦距、物距和像距,记录自己实验的物距和像距有进行实验二,并记录数据在表格中分析数据,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验,经历探究以及老师的指导、演示,知道怎样调整器材找到清晰的像,并会读出物距和像距观察老师的演示,部分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实验,找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并把自己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只有当像清晰落在光屏上,像距才等于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通过实验知道凸透镜既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像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像(分工合作,体现协作精神)

6、每组学生现在只做了两组数据,即缩小和放大,但我们可通过一系列学生的数据引导他们归纳出结论,避免学生做多组数据花费时间太多,同时也把部分时间放在后面的动态规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表格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大小正倒虚实三、任务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观察像的情况1、【老师巡堂指导】2、【收集数据】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并完成图中剩下部分表格4、进一步区别实像和虚像。5、联系生活中的透镜得出对应的应用任务4:透镜固定,当物距由大到小(即物

7、体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变化情况和像距变化情况。1、【老师巡堂指导、点拨】2、【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动态规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实像)或物近像远像变大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两倍焦距分大小u>2f时,fv缩小的像u=2f时,v=2f,u=v等大的像u<2f时,v>2fu

8、有说成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