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ID:30747753

大小:13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3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_第1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_第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_第3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_第4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而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共同做一个游戏。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蜡烛(物体)、照相机镜头(凸透镜)、胶卷(像),模拟照相机给蜡烛照相时,物体、凸透镜和像三者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判断他们完成的正确与否,同时请扮演像的同学说出自己的特征。类似的方法,模拟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情况。小实验:下面请同学们观察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教师演示:①教师手持点燃的蜡烛、凸透镜,调整与白墙间的距离使白墙上呈现放大的像②教师手持点燃的蜡烛、

2、凸透镜,调整与白墙间的距离使白墙上呈现缩小的像③教师手持放大镜于自己的右眼前,请高学们观察老师的两只眼睛师问:经过游戏和老师的演示,大家已经明白了凸透镜能成像,且像有正倒、大小、虚实,那么除此之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题板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新授:(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1、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情景,教师启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猜想:(投影展示学生的猜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3、很近,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但是刚才的猜想说距离的远近不好描述,我们可以给他找一个标准,即以透镜的焦距为标准,女n:当u>2f时,称之为远,当2f>u>f时,称为近,当u〈f时,称之为很近。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师简单介绍器材后,让学生根据猜想及器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图1图2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方案。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记录要求。教师可以提岀如下问题:1、为什么要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学生思考后冋答: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4、3、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如何设计记录表格?启发学生说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像的虚实。同时提岀实验要求:(1)、态度认真,一丝不苟。(2)、光屏上的像一定要调整到最明亮,清晰。(3)、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进行实验时要做好记录。4、进行实验(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或在阳光下或很远的灯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1)、把蜡烛向凸

5、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2)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V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学生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交流与合作,将测量数据整理、填表透镜焦距f二cm物距与焦距关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系实虚大小正倒位置cm像与焦距的关系u>2fu>2f2f>u>f2f>u>fu

6、m实虚大小正倒位置cm像与焦距的关系u>2f30实缩小倒异侧152f>v>fu>2f25实缩小倒异侧162f>v>f2f>u>f18实放大倒立异侧23v>2f2f>u>f15实放大倒异侧30v>2fuf时成实像,uV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

7、和虚像的分界点。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5.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学生们知道了成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之后,让他们进一步对探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讨论并总结出: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为便于学生记忆可引导学生编成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