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

ID:40275412

大小:112.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10,11月我打了20几个骶麻,有三个抽到血改打局麻了,有两个推药时阻力很大,打完后有一小包块,凉凉的,明显感觉是药液积聚在那,总的来说我打骶麻只有80%的成功率。我有几个疑问:1.打骶麻找到骶骨裂孔最关键,可有时体表标志不明显,斑竹说臀沟纹头处,我用百度没查到,在解剖书上也没找到,我很想知道这位置,这里实在没有刁难发问的意思。2.打骶麻时安全第一,论坛中有人说推药时患者若有大母趾麻感应停止推药,很可能打到蛛网膜下腔,我没碰到过,是这样的嘛,还有有一个外科医师现专从事麻醉,他说刚推药时患者下肢有麻感应停止推药,我跟科主任将这事,他说只要回抽没

2、抽到脑脊液就可以推药。3.从打骶麻图示来看,我觉得打时角度大些容易打到蛛网膜下腔,书上写的是45度左右,斑竹说的40度左右,医学是严谨的,斑竹这样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能说说吗?最后说句由于本人笨拙,提的问题有可能觉得好笑,但我确实想学好打骶麻,因为骶麻比局麻要减轻病人痛苦,请斑竹海涵和各位老师多多指点!打骶麻80%的成功率有点低了,达到90%就过关了,达到95%就很熟练了。臀沟纹头的照片哪天我照一个发上来。大母趾麻感是麻醉平面有点高而不是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如果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就不是这种表现了,病人会脸色苍白,血压下降,立即进入昏迷状态。至于进针的角度并不是一成

3、不变的,有时候30°,有时候40°,有时候还20°,不一定角度小就容易进入蛛网膜下腔,因为从骶裂孔韧带到蛛网膜下腔还有一段距离,平均4.7cm,打骶麻一般用7号针头,长3cm,从皮肤到骶裂孔韧带最瘦的人也有2cm,遇到胖人,这3cm的长度连骶管腔都进不到。打了3、4千例,也就1例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回抽有脑脊液,停止操作,改为局麻。我的经验是有血液也不是绝对禁忌,退退针或换换地方仍然可以推药。反复回抽无脑脊液是最主要的。------------------靳新领关于骶管麻醉的问题,我觉得讨论很多回了,我认为它的优点在于:①痛苦小,在麻醉下,使病人在无疼痛的状态下

4、完成手术,较局麻减少了反复进针,同时避开了疼痛敏感区,从而大大减轻患者痛苦。②进针远离病灶,减少水肿、皮下淤血及感染机会。③效果好,麻醉完全,肛门松驰,术野清晰,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④持续时间较长。⑤安全可靠,并发症少。骶管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骶裂孔的正确的定位,首先必须熟悉其解剖关系,骶裂孔的定位方法为:①骶裂孔是第五骶椎尚未愈合所形成裂孔,距尾骨尖4-5厘米;②骶裂孔顶端是第四脊椎脊突,左右有两个骶骨角,三者呈等边三角形;③骶裂孔的容积约25-30毫升;④骶裂孔与两个髂后上嵴呈等边三角形;⑤蛛网膜下腔常至于第二骶椎,相当于两个髂后上嵴下1-2厘米,穿刺时针

5、尖不能超过此线。不成功的原因:①手感不好,无明显落空感即推药;②抽吸有回血;③穿刺落点位置不佳,上区易失败,中区易成功,下部易麻醉不全;④推药阻力较大;⑤反复穿刺,针眼较多,由于推药压力使麻药反渗入皮下。不良反应:①穿刺出血在不良反应中比较常见,多发生于体型瘦弱的患者,因启骶尾韧带较薄,落空感不明显,反复穿刺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对穿刺不理想者,要边推边抽,发现有血立即停药拔针,以减少麻药进入、渗入血管引起麻醉不全或中毒症状。对骶裂孔辨认不清时,不要盲目进针,更不宜反复穿刺。②误入蛛网下腔引起全脊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较少见。脊髓末端一般平第二骶椎下缘,异常

6、骶裂孔,裂口位置高,蛛网膜终室异常降低,穿刺进入蛛网下腔的机率就越高。采用穿刺点“宁低勿高”,“宁直勿斜”,“宁浅勿深”,注药“宁少勿多”,“边推边抽”的原则进行。密切观察麻醉平面,若足大趾麻痹,活动受限,提示全脊麻的可能,作好抢救准备。我现在都用改良骶麻,90度垂直进针,比老式安全点我做骶麻比较少我一般都是做骶疗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不错就是碰到体型偏胖的病人位置不好找看到大家的发言我也用的90度,学习回来后打了40例,只有一例因骶裂孔结构异常改局麻!个人打了几十个,90度进针。自己一般用拇指指腹(感觉最好)来确定位置。没做过骶麻,只做骶管阻滞,一般斜30°左右

7、进针,使用5ml注射器的针头(非牙科麻醉那种细针),也有遇到变异,负角度(相对于髂骨平面)进针的。求教90°进针法,骶管变异的很多,常规进针不一定都能进,曾今遇到过一个,进针失败,最后ct显示骶管裂孔严重畸形,几乎成直角,改打椎间孔阻滞。看jxzjxz的进针图片,应该不是正常的骶管裂孔位置吧,位置太高吧。做骶管阻滞,经常病人会有下肢甚至足部发热,发麻的情况,没见过是打到蛛网膜下腔的,误入蛛网膜下腔应该出现是类似休克症状,血压垮了,庆幸自己没遇到……腰俞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即在腰俞穴内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它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吉勋教授首创使用的

8、。最早是用于术后封闭止痛,后广泛用于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