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42171
大小:602.0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7-28
《《第十章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德育第十章第一节现代德育观德育的概念德育的历史形态现代德育观的界说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第二节现代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现代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第三节现代德育方法本章主要内容1.重点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现代德育的内容;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现代德育的方法。2.难点现代德育观的几种界说;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本章重点难点第一节现代德育观我国古代还没有使用“德育”这个概念,往往以“德”和“育”来代替“德育”;近代,一些教育学家曾用过“道德教育”和“训育”来代替德育;现代,德育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陶行知说:“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一、德育的含义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历史形态1.原始形态的德育德育的内容极其简单;德育的方式是和劳动、生活相结合;德育是平等的。习俗性德育2.古代社会的学校德育阶级
3、性-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神秘性-西方人的“上帝”和中国的“天理”;经验性-教育的内容也是对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德育3.近代社会的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的世俗化-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学校德育的民主化-学校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学校德育的组织化-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学校道德教育的科学化-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4.现代的德育20世纪初以来的学校德育理论与探索的时代寻求平衡的时代全球化德育的时代-学校德育日益关心诸如生态环境、人口问题、个人权利、多元文化、世界和平等共同的主题。因此,现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
4、、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三、现代德育观的几种界说1.认知派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和信念、智慧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形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发展四个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验皮亚杰为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设计了一个实验。问小孩“有个小朋友A,为了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碎了15个碗。另外一个小朋友B,去厨房偷吃东西,结果打碎了1个碗。请问哪个小朋友的错误更严重?”结果发现:很小的小孩说,A的错误更严重;大一些的小孩说,B的错误更严重。皮的结论:很小的孩子根据事情的结果判断错误的大小,大一些的孩子才学会用
5、动机去判断错误的大小。(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由于受认识的局限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还不理解成人和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往往是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想象执行规则。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权威阶段(6—8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顺从外在的要求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3)可逆阶段(9—10岁)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是判断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或道德的认知因素乃是道德及其发展的核
6、心因素。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道德判断、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2.行为派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和各种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道德认识未必能导致道德行为,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指望出现良好的品德。因此,行为派主张重视行为方式的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戴蒙(W.Damon)和考贝(A.Colby)认为:人们基于道德判断的道德行为少之又少,更多的道德行为则是基于多年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自动化的习惯。代表人物及观点所谓观察学习,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使人较易、较快地习得某种社会行为。班杜拉(A.Bandrura)的观察学习理
7、论模仿的作用——攻击反应实验(一)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某种道德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结论榜样的作用——攻击反应实验(二)榜样具有一种替代性的作用。榜样在儿童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和改变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结论3.情感派情感是德育的构成性要素,而且在德育中起着本源的作用。情感就像酵母发酵一样,渗透于我们的整个生存之中。舍弃情感,仅靠理性推理而来的道德,在情感派看来简直就是毫无意义的。观点和理解代表人物:休谟,居友观点:认为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