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育知识_德育观念_德育智慧_德育原理_教学目的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7月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ul.2010第28卷第4期JournalofHefeiNormalUniversityVol.28No.4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德育智慧)))5德育原理6教学目的论探讨韩传信,翟莉(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合肥230061)[摘要]德育知识是对德育本质和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认识以及学校德育经验的描述。德育观念是德育知识积淀的结果,主要包括主体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教育、情境德育和整体育人等。德育智慧则是德育知识与能力素养的一种综合反映,涉及知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三方面。德育知识、观念和智慧共同构成现代教师的德育素养,而德育素
2、养是教师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必然诉求。[关键词]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德育智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73(2010)04-0114-045德育原理6是为教育学、初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道德的知识学习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是因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带有先天道德文化的遗修课程。作为分层次与分支学科的研究,德育科学传/因子0,知善并能行善,如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德育哲学、德育课程理论、德育方法论与德育工艺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必要性在于人的学等;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
3、,德育科学有德育社会品德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产生的,学、德育心理学、德育人类学、德育文化学、德育美学道德认知定势往往对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性格倾向[1]15等。学生学习目的是在系统掌握德育知识基础有一定影响,个体的道德发生是基于体验而成长的,上,具有遵循德育规律的思想观念,进而在学校实践此外,判定道德行为与否还要诉诸情感和态度因素。中提升德育智慧,减少德育盲目性和随意性。勿庸置疑,作为一种生存智慧的道德知识必定是有一、德育知识助于德性的生成,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一定成长为德育知识是以该学科领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有道德理想的人。门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
4、的概念一致、逻辑严密、结论/育0的知识是关于德性培养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在对道德哲学和德育心理学认识基础上的,是唤醒和是/德0的知识,一是/育0的知识。培育人们对义务感和道德良知的追求,强调从他律走/德0的知识是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是对道德向自律。我国古代德育有/内求说0和/外铄说0,目前本源、意义、特征、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叙说。就其意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如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义来说,道德与人类生活是相携相生、紧密相连的,发展模式、纽蔓的社会行动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模其旨趣在于发展人而不是规约人;就其内容来说,观
5、式,还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等。点不一,认为知识是美德、实践是美德、和谐是美德那么,/育0的知识表达形式一般有两种:1.理论的知等。基于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廉识。涉及德育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范畴、命题以耻、宽容、仁爱、尊重、诚信、责任、孝敬、公正等,承载及学科内在联系。理论知识是以青少年品德形成规着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追求,是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律为基点,对我国学校德育问题做出系统的、多角度、[2]1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多层次的剖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服务,从授受知识、[收稿日期]2010-05-03[基金项
6、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0规划课题/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0(BAA10001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韩传信(1966-),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翟莉(1972-),女,安徽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114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过程中展示个体生命的意义,知识)))是关于人的行为自身的知识。大家知道,在让学生在诗意般的德育中成长。尤其,在新媒体条件古代,多数人所受到的道德教育远比我们现代人要多下青少年价值取向、交往方式、评价标准、道德行为等得多。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
7、智慧的发生变化,如何培养适应公民社会道德主体的人,促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也有人进道德内化机制生成应是德育的任务。处于不同年说,德育不能安排人的生活,却能成就人的道德生活龄段的青少年具有不相同的身心特点,同一阶段的青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德育少年,其身心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为此,不能克隆美德,却能造就道德上成熟的人。把握品德差异,开展有效德育研究,就可以取得事半德育知识既可以直接地教学,也可以间接地教功倍的效果。此外,针对品德结构的不同划分,人们学。直接地教学是通过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如提出了主知说、主情说、
8、主行说、主意说。2.经验的知我国清末颁布5钦定学堂章程6规定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