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金盛华)2010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调查研究金盛华2010年9月27日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开题报告开题内容研究现状1课题拟解决的核心问题2总体框架及预期目标3子课题结构和内容45研究思路和方法57拟突破的重难点及主要创新点6研究保障7研究经费、进度及成果8研究现状一、网络已成为全社会覆盖的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手机网民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2.77亿人研究现状—青少年成为网民主体注:图中的数据来自于《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研究现状—
2、青少年网民数量逐年增长注:图中的数据来自于《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07年青少年周上网为11.6小时08年为14.6小时09年为16.5小时研究现状—青少年上网时间逐年增长注:数据来自于《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二、网络生活对青少年有积极影响1、对青少年学习的促进雷雳等人(2005)总结了以往的研究,表明:1.利用互联网能够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2.利用互联网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和写作能力3.利用互联网能够帮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4.互联网能够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教学管理在互联网提供的三种服务之中,信息服务是首要的研究现状二、网络生活对青少年有积极影响2、
3、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和自我的发展促进拓展交际范围,增进友谊和亲密关(Maczewski,2002;Perisetal.,2002;雷雳&陈猛,2005)孤独的青少年可获得基本的社会支持(Whitlock,etal.,2006)有更大的空间来建构自我,展现自我的每个方面,从而建立自我同一性(McKenna&Bargh,2000)研究现状三、网络生活对青少年有积极影响3、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矫治网络为心理援助和咨询提供了新的有效渠道网络心理咨询和传统面询的实证比较研究说明,网络咨询是有效的来访者愿意使用网络心理咨询,主要是因为网络咨询具有便捷性、匿名性、网络咨询师资质较高等(Young,
4、2005)研究现状三、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消极作用1.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研究现状获取色情信息对性持开放态度严重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三、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消极作用2.青少年网络攻击行为网络的匿名性会增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Ybarra,2004)在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9%会卷入网络攻击行为。攻击者与传统的欺凌弱小者类似,他们可能会将网络上的攻击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伤害他人或者自我伤害(焦君华,2008;Whitlock,Powers&Eckenrode,2006;Kimberly,2004)研究现状三、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消极作用3.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影响道德层面:表现为漠视权
5、威,忽视规则,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价值观层面: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价值观物质化等(辛蓓,2002)研究现状三、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消极作用4.过度使用网络的不良影响造成青少年的日常活动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到身心健康(Chien&Chun,2000)造成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危珊珊,2008),并且更可能产生抑郁、交往焦虑等消极情绪(林伟,黄子杰&林大熙,2004)即使是因为交流需要而过多上网,也会减少青少年在真实社会中的卷入度,降低心理幸福感(Kraut,1998)研究现状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严重“网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
6、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不仅能够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应,同时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Young&Rodger,1998)、学习生活(Young,1996)、人际关系(Kraut,1998)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危害Ko等人(2009)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更容易在早年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初中生比高中生表现得明显。网上聊天、浏览色情网站、网络游戏、网上赌博都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研究现状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严重--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年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网瘾青少年以“网络游戏成瘾者”居多47.9%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点击过黄色网
7、页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严重网瘾成因可概括为:互联网自身的特点(Young,1998;王立皓,2004)环境因素(林以正,王成华,2001)个体因素(Young,1998;林绚晖,2001)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网络成瘾者可能具有下列人格特质: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李毕琴,徐展,许海燕,2008),自我价值观也比较低(危珊珊,2008),并与抑郁、交往焦虑有一定相关性(林伟,黄子杰,林大熙,2004)目前的研究大多从一个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