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

ID:40232108

大小:995.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27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_第1页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_第2页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_第3页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_第4页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简史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背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各课教学设计王守仁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

2、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知识·梳理各课教学设计一、反正统意识李贽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1)人物生平简介: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材料二“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概括李贽的观点材料1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材料2挑战孔子

3、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3)李贽的代表作:《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4、诗文:主张真心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温陵居士代表作:《焚书》《藏书》1、简要概括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2、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思想:①出生地:泉州②家庭:世代经商③经历:经商——入狱④性格:独具个性、离经叛道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

4、中。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童心学说③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反正统意识知识点拔知道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是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人物生平简介: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

5、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1610—1695)浙江余姚人梨洲先生代表作:《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除此之外,黄宗羲还有什么政治主张?(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如何解释该思潮?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二、黄宗羲思想知识点拔知道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1)批判

6、君主专制;(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黄宗羲思想人物生平简介: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

7、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

8、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