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ID:40231413

大小:1.35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7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_第1页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_第2页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_第3页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_第4页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主讲人王洪京【题解】热:热病,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本篇是《内经》中理论最系统的热病学文献,论述了热病伤寒的病因、病机、症状、传变、治疗、预后和禁忌,故以“热论”名篇。【目的要求】1.掌握伤寒的概念及其病因、病机、预后、禁忌。2.理解伤寒六经分证的症状、病机、传变以及其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形成的影响。3.理解温病、暑病的区别及暑病的治法。4.理解伤寒汗泄大法的适应范围及临床意义。5.了解两感热病的概念、机理、预后及其临床意义。6.了解遗、复的原因、机理及临床意义。【原文串讲】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病名,

2、外感性热病的总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伤寒,由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性热病;狭义伤寒,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閒,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歧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巨阳,即太阳。诸阳,指督脉和阳维脉,而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三阳经。属,统率、聚会之意。风府,督脉经穴,在项后正中入发际一寸处。太阳经统率人身的阳经,其经脉上连风府,而风府会聚督脉和阳维脉,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三阳经,所以太阳经主持人身阳经之气)。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3、熱雖甚不死。其兩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发病,例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译文:黄帝问道:凡是由寒邪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同样都是热病,但为什么有的可以痊愈,有的却会死亡呢?为什么死亡大都发生在起病后的六、七日之间,而痊愈的大都在起病后的十天以后的呢?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想听你谈谈其中的原因。岐伯回答说:足太阳膀胱经是全身阳气的统帅,这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和风府穴相联系,通过风府穴与督脉、阳维脉相会,并行走于人体背部,感受的阳气最多,所以能主持全身的阳气。人体被寒邪侵犯后

4、,阳气就会奋起抵抗外邪,而产生发热的症状。这种发热尽管很严重,一般情况下却不会导致死亡,但如果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的,就容易导致死亡。【释义】 一、热病总论“热”字在内经的大致含义病因:热邪热胜则肿病机:化热热胜则肉腐症状:阳胜则热病证:热病治则或热性的药:寒者热之定义热病: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以发热为主症的外感疾病。伤寒:广义/狭义伤寒是感受外邪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其伤于寒邪者为狭义伤寒。其伤于四时邪气者为广义伤寒。病因:外感邪气 主症:发热为主寒言其因,热言其成也。-----姚止庵二、外感病的特征及其机理诸阳主气奋起抗邪寒太阳

5、--风府督脉(阳脉之海)阳维(维系阳经)外感发热示意图发热三、热病的预后(3点)1、自愈10日以上一日巨阳受之,若病不传别经,不加异气而变他证,则自一日至七日,当自愈也。----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机理:正气抗邪的应答反应.2、热虽甚不死?反之,当热而不热,冰伏火势,凶险。3、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阳脉受寒,阴脉亦受寒,阴阳皆受,藏府俱伤,故必不免于死。---高世栻【原文串讲】帝曰:願聞其狀。歧伯曰:傷寒一日(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及发展的阶段,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日数),巨陽受之,故頭項

6、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指身体发热,按之烫手,愈按愈热。阳明主肌肉,所以热甚于肌肉,比发热深重),目疼而鼻乾,不得臥(阳明受邪,经气壅滞,影响到腑,使胃不和,所以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人体的经脉,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汗而已)者,故可汗而已。译文:黄帝说:我想听听感受寒邪以后的发病情况。岐伯说:人体被寒邪伤害,第一天是太阳经感受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头项部位疼痛,腰和脊柱感到僵硬而

7、不舒缓;第二天病邪传入阳明经,阳明和肌肉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阳明主管肌肉。阳明的经脉挟鼻并和两目连系,所以阳明经病变出现身热严重,眼睛发痛,鼻腔干燥,睡眠不安等症状;第三天病邪传入少阳经,少阳和骨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少阳主管骨,它的经脉沿着两胁行走并和两耳相连系,邪气沿着经脉向上侵犯就出现胸胁疼痛和耳聋等症状。三阳经脉都已感受邪气而发病,但邪气尚在体表而没有传入于里时,可用“汗”法治愈疾病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

8、肝,故煩滿而囊縮(满,通懑,烦闷之意。囊缩,阴囊收缩。足厥阴脉环绕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所以厥阴受病烦满而囊缩)。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太素》作“府)藏不通,則死矣。译文:第四天病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