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咳论.ppt

素问·咳论.ppt

ID:46320585

大小:5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素问·咳论.ppt_第1页
素问·咳论.ppt_第2页
素问·咳论.ppt_第3页
素问·咳论.ppt_第4页
素问·咳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问·咳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素问·咳论篇解:本篇全面论述了咳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治疗原则等,为《内经》论咳专篇。【原文】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一、肺咳的病因病机从皮毛而入外感风寒之邪

2、外肺为娇脏肺合皮毛内不耐寒热伤肺肺咳从经脉注入合肺失宣降内伤寒饮食入胃邪肺气上逆肺脉起于中焦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虽咳为肺之本病,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得病,他脏病可影响本脏,本脏病可传至他脏,《内经》作者从整体出发,从动态角度来看待疾病的发展变化。“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说明咳病并非只见肺脏疾患,它脏有疾累及于肺,均能导致肺失宣降发为咳嗽。临证诸如脾虚生湿,湿痰蕴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犯,水寒射肺;肾阴亏虚,子盗母气;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3、,非独肺也”的著名观点,成为后世医家论咳的准则。【原文】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己,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

4、,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三、咳病的证候1、症状表现久咳不已,移于六府肺咳→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大肠咳→咳而遗失。心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小肠咳→咳而失气。甚则咽肿,喉痹。肝咳→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胆咳→咳呕胆汁。转则两胠下满。脾咳→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胃咳→咳而呕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膀胱咳→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

5、之,咳而腹满,不欲食饮。2、证候表现规律五脏咳以各脏经脉失常,经气逆乱为主。六腑咳以其气化功能障碍为主。微则为咳,甚则为泄(六腑咳)为痛(五脏咳)3、分证方法脏腑分证4、传变由脏及腑,脏腑相合,遍及三焦。四、咳与肺胃的关系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以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原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五、咳病的针刺治疗法则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