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改革(二)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

ID:40136091

大小:2.19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22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_第1页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_第2页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_第3页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_第4页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的改革(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今中外的改革历史专题复习之二专题概述: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从改革的性质看主要有封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改革的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洋务运动、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资产阶级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改革新经济政策苏、东社会主义改革

2、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的类型、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中国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改革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内容:影响: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

3、了基础。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2.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BA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人物:内容:影响:北朝孝文帝政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社会生活:说汉话、着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思想: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4.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

4、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3.下列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是A、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B、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D、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5.西晋灭亡后的270年间,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A、孝文帝B、司马懿C、司马炎D、诸葛亮CCA三、洋务运动时间:口号:19世纪60年代至90年

5、代前期——自强,后期——求富成果: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京师同文馆。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思考: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

6、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的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8.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B、“师夷长技以制夷”C、抵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CDA四、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性质:序幕:人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之第一人)地位: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9.戊戌政变时,慷慨

7、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ABCD10.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明定国是诏》的颁布D、强学会成立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CCB五、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1978年底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8、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