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ID:1262985

大小:1.4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_第1页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_第2页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_第3页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_第4页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学案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2)归纳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主要内容(3)分析探讨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图表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

2、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资料使用指导】1.本学案对应《创新设计二轮对点》专题二的知识点一(P8)、专题九知识点三(三),(P46)专题十四知识点二(P76)2.请注意:各专题知识点后的《规律启示总结》、P713题。知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及历史影响(1)变法背景①政治方面:宗法制破坏a.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b.诸侯国打着“”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乱不断。c.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

3、特权,发展地主经济。②经济方面: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a.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b.直接原因:私田越来越多,导致井田制逐渐被破坏。③改革目的:。(2)历史影响:①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②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1)具体内容:①军事方面:a.实行: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b.建立: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②经济方面:a.废除井田:承认私人占

4、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b.奖励耕织:对努力耕织的人进行奖励,对或不事劳作的进行惩罚。c.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③政治方面:a.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县的令、丞由国君任免。b.严格刑罚:在乡里和军队中推行连坐制度;还规定,强化法律意识。④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加强思想文化统治。(2)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社会矛盾:①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政策,导

5、致民族矛盾激化②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有利条件: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经济方面;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2)政治方面①整顿吏治②迁都洛阳(3)移风易俗:①易服装: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②改汉姓: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任命官吏。③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通婚。④讲汉语⑤行汉制: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

6、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①“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②“两积”局面:积贫、积弱(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①青苗法:a.内容:每年夏秋两收前由政府提供钱和种子,低息贷借给农民,收获后农民按20%到

7、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b.作用:限制了大地主和对农民盘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募役法:a.内容:由州县政府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用来雇人服役。b.作用:保证了农民的,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③其他: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2)强兵之法:实行保甲法②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取士之法:①内容:a.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b.批评“”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②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新法

8、的实行。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历史作用:①积贫局面的改变: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②积弱局面的改善:a.节省了军费开支。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知识点四:俄国农奴制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1856年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2.“解放”法令(1)内容:①农民无条件地获得的人身自由。②农民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