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

ID:23926014

大小:187.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11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_第1页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_第2页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_第3页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_第4页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古今中外改革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今中外改革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一.知识归纳第一部分:大纲版(一)中国古代史1.春秋时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2.战国时期的变法(1)商鞅变法①背景: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

2、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②主要内容:政治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③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④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⑤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

3、治者支持,措施得当。(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3.北宋中期的改革(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①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②内容是整顿吏治:严格官

4、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③结果:由于保守派官僚的阻挠而失败。(2)王安石变法①背景:(与庆历新政同)②主要内容:经济上,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军事上,实行保甲法、将兵法。教育上,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③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④失败原因:主要原因是新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

5、对;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宋神宗逝世。(二)中国近现代史1.洋务运动——地方阶级改革(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同道路)。(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创办民用工业(一厂三局),筹划海防(一衙门两购买三海军),培养人才(两方式三人才)。(3)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4)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封建制度。(5)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

6、行不通。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其政治因素;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③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口诀:上书裁冗员废旗权;设局奖发明预决算;裁绿营征兵设海军;办学废八股译馆留)(3)意义: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③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7、阻挠、破坏,反动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5)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三)中国现代的重要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

8、环节(主要内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必要性: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科技进步。(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必要性:过去体制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②步骤:试点——推广——发展(试点:安徽、四川)试点农业生产责任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