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51316
大小:389.5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15
《《脂肪肝护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脂肪肝肝病科罗连平2015-8-28脂肪肝定义: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fattyliver)。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分型:根据脂肪的含量可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三型。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包括脂肪变性。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饮食过量或高脂饮食造成者,临床称为“隐性
2、脂肪肝”。中度或重症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症状较明显。常见的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右季胁痛、恶心、腹胀等肝功能障碍症状。重症脂肪肝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和消化道出血。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还可伴有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脂肪肝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靠肝穿刺活检。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病因:1.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
3、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2.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3.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病因: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
4、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5.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6.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病因:7.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8.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
5、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危害:一:对肝脏的损害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三: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四: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五: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六: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病死率高七: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八:乙肝合并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发展九: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解毒功能。十:对机体消化系统的损伤
6、十一: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事业的发展。并发症:1.由于维生素缺乏可伴有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2.肝脏肿大常见,表现为轻度至高度肿大,但有时亦可见到重度脂肪肝在临床上无肝大。3.重症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治疗:.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治疗:(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7、(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预防和保健:要充分认识脂肪肝的危害性。不能由于轻度脂肪肝患者无任何感觉,就忽视脂肪肝的存在。思想上的麻痹是如今脂肪肝发病率迅猛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工作的节奏性、生活的规范性和饮食的科学性。嗜酒、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临睡前加餐、睡眠过多、白天经常瞌睡等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饮酒不可过
8、量,饮食要保证“质”和“量”,理想的饮食应该是高蛋白、低脂、少糖的食谱和保持一日三餐的规律。要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肥胖者尤其要运动。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吃零食、吃夜宵),限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