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间高运球

行进间高运球

ID:39903381

大小:21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4

行进间高运球_第1页
行进间高运球_第2页
行进间高运球_第3页
行进间高运球_第4页
行进间高运球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进间高运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篮球:行进间高运球》教学设计(水平三五年级)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地址: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任课教师:王在和联系电话:15090057454教师简介王在和,男,29岁,河南省信阳市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河南省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篮球二级裁判员,初级游泳救生员。2011年-2012年,先后获聘浙江省、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远程辅导教师,并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1年撰写“河南省体育彩票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轻体育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发表于《体育博览》;

2、2012年撰写“中小学排球垫球新教法——大鼓垫球游戏教学法”、“ 浅析7步上栏对刘翔的影响”发表于《运动》;2013年撰写“ 体育文化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的价值”发表于《四川体育科学》、“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攻防技术特征分析”发表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撰写《功夫太极扇对学生体能素质提高的实验研究》发表于《当代体育科技》;2013.9-至今:参与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高的研究》顺利结题,获得顺德区科研奖励一等奖;其子课题《功夫太极扇对学

3、生体能素质提高的实验研究》获顺德教育学会2013年度中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碧桂花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获佛山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篮球:行进间高运球》教学设计(水平二)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贯彻“健康第一,以生为本,教对学会”的指导思想,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以主教材为主线做到前与后、主与辅的有效呼应,校情、生情、师情的完美对接。在课的进行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中学,在学中进行指导,通过自身的体会达到本节课的

4、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分组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解决学生在个体差异上的不足。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通过游戏、竞赛、展示等方法,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教材分析行进间高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普遍的一项技术,它是篮球比赛中一项个人进攻技术。在实际的教学比赛中有很多学生对行进间高运球技术进行过无意识的应用,但对行进间高运球技术缺乏正确的学习与练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完善学生的篮球技术,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进攻能力

5、,本课把行进间高运球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教授。本节课是新授课,突破的重点为手按拍球的部位准确,高度合理,难点为手脚配合连贯协调。。为有效的解决课的重、难点,在课的准备部分,本人就把本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解练习,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顺手,重难点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渐进的练习,有效的点拨,实战的运用,使学生的技术得到巩固和提高,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功。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我校长期开展篮球运动,大部分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在心理上逐渐表现出成熟状态,对美的追求和个人表现比较强烈。行进间高运球技术是

6、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和实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明确行进间高运球技术的动作要领,知道行进间高运球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价值。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行进间高运球的学习,90%的学生能掌握行进间高运球动作。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五、教学内容1、行进间高运球技术。2、行进间高运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具有

7、很好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六、教学重、难点1、重点:手按拍球的部位准确,高度合理。2、难点:手脚配合连贯协调。七、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高运球到行进间高运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5、分层递进法: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8、,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八、教学流程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