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02951
大小:2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精心设计让复习课也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心设计让复习课也精彩江苏省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季正伟21220013952975652一直以来,一线的数学老师都感觉上新授课时由于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课堂氛围比较热闹;一旦上到复习课,课堂好像一下子就不那么热闹了,孩子们也觉得枯燥无味,学得也没有多少兴趣了。而且,很多教师设计复习课时通常是:开场白、出示复习题、学生做、交流订正。这样的复习课不仅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得也枯燥,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如何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也象新授课一样活起来,通过复习课不仅巩固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谈谈我个人平时教学中的一些
2、心得:一、先做后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效益是很不好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投入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学习《三角形》单元后,在复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求角一的度数。130°1这道题目因为需要用到四边形的内角和360°的知识,四边形的内角和又属于教材上思考题的内容。所以看到这道题目,我便认为学生完成可能有困难,不禁有提醒的冲动,但
3、还是克制自己,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虽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但有一部分学生做出来了,而且有几个学生做出了我没想到的方法。首先请第一种思路的学生先汇报,掌握这种常见的解答过程:因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180°—130°=50°,90°+90°+50=230°,360°—230°=130°。接着再找第2种思路的学生汇报:180°—130°=50°180°—50°-90°=40°,40°+90°=130°。(如图)并重重表扬这几个学生,他们想到了老师都没想出的方法,竟然运用了高年级乃至初中“添辅助线”的方法,真了不起。.130°1一些难
4、题目,教师会形成思维定势,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要提醒了再做。其实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虽不是所有学生都很聪明,但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作为老师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不能把他的优秀停留在作业本上,应该把他的优秀最大化,一是通过他们的汇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通过他们的汇报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带动全班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二、有效整合、注重知识的层次性 课堂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复习课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果设计只是简单地重复同类型的题目而没有层次性,不但得不到知识的巩固,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5、。复习课设计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每一步都要做到“让学生跳一跳刚好摘到”的效果,使优生或后进生都能获得复习的最佳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单元复习中一道习题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第1层次:出示一个只有2个角的三角形,说一说少掉的哪个角的度数,说一说怎么思考的?运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的?第2层次:出示只有1个角40度的三角形,说一说少掉哪个角的度数。第3层次:出示只有1个角40度的等腰三角形,说一说少掉哪个角的度数。小组汇报:180-40=140度140÷2=70度;40+40=80度180-80=100度
6、。小结:如果已知的这个角是顶角,怎么算少掉的2个角?如果已知的这个角是底角,怎么算少掉的2个角。如果已知的角没说是什么角,有几种可能?第4层次:出示撕碎的等边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都没告诉你,你知道每个角的度数吗?再出示一个大小明显不同的。小结:等边三角形不管大小,每个角都是60度。一道题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复习以知两个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算第三个角,第二层次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那么另两个角的度数就有无数种情况,不确定,但两个角的和一定是140度,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复习了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算另外两个角的方法;第四层
7、次复习了等边三角形,不论大小每个角是固定的60度。这样设计把几个知识点合为一个整体,每个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由易而难,步步深入。避免了学生完成一题又一题的枯燥感,不仅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让学生明确了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的特征。三、合理取舍、注重复习的针对性复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复习课的设计不能只以学生做了多少道习题为标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是否学会了自我学习、练习的方法,所以,复习课的习题应该注意“少而精”。在学习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后,教材安排了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及简便计算,看似是复习课,
8、其实内容相当于新授课,所以这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变式的学习上,所以我就对教材进行了取舍。放弃了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的练习,充分利用第一题。完成这题后,就利用这题,激发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便想到黄色小正方体比蓝色小正方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