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86176
大小:1.67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7-14
《科学前沿与哲学第3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的新征程一、化学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炼金术构成了近代化学的起源。英国科学家波义耳(1627-1691)把元素定义为在化学反应中不能继续分解的要素,冲破了炼金术的“火,气,水,土”的四元素论。这是化学中的哥白尼革命。道尔顿:化学原子论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将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了化学原子论。1.化学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即原子组成。2.原子是不可改变的。3.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几种原子化合而成,是化合物的最小粒子。4.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均相同,
2、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主要表现在重量的不同。5.只有以整数比例的元素的原子相结合时,才会发生化合。6.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创生或消失。原子论:化学中的开普勒式突破1808年,道尔顿出版《化学哲学的新体系》。戴维说,道尔顿在化学中的贡献,犹如开普勒在天文学中的贡献,因为他把零碎的化学知识系统化了。气体化合体积定律1808年,法国的盖-吕萨克(1778-1850)提出,各种气体的在彼此起化学作用时常以简单的体积比相结合。这使他猜想,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原子数目可能都相同。他原以为这是对道尔顿原子论的支持,没想到,道尔顿坚
3、决反对这一设想。在道尔顿看来,不同元素的原子大小并不相同,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原子数不可能相等。水:H2O?比如,根据盖-吕萨克定律,2升氢同1升氧化合,产生2升水蒸气。在道尔顿看来,这就意味着2个水粒子是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组成的,那1个水粒子就是由1个氢原子与半个氧原子组成的了,显然参加反应的不可能是半个原子。分子学说1811年,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1776~1856)提出了分子学说,能够很好地覆盖盖-吕萨克定律。他认为,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元素及化合物或混合物在相同体积中包含相同数目的分子。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游
4、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是具有一定特性的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分子由原子组成。单质的分子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比如,2升氢同1升氧生成2升水蒸气,是2分子氢同1分子氧化合生成2分子水,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与半个氧分子构成。阿伏加德罗化学元素的关系1789年,拉瓦锡列出了一张33个元素的元素表,把元素分为四类: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金属物质,气态的简单物质,能成盐的简单土质。19世纪初,贝齐里乌斯从他的电化学观点出发,把元素分为负电性、正电性和过渡元素三类,
5、科学地改造了中世纪的“亲和力”思想。1815年,英国的普劳特(1785~1850)发现,若以氢的原子量作为一个单位,那所有元素的原子量恰为氢原子量的整数倍。由此他提出一切元素都是由氢原子组成的假说。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氯的原子量是35.45,所以这个假说未被人接受。化学元素表的先驱1829年,德国的德柏莱纳把15种元素分为5组:LiNaKCaSrBaPAsSbSSeTeClBrI每一组的三个元素相似,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前后两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1864年,德国的迈耶尔认为元素的性质是其原子量的函数,提出了包括29个元素的元素表。1866
6、年,英国的纽朗兹提出了“八音律”。他按原子量增加的次序来排列元素,发现第八个元素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似,好象音乐里八音度的第八个音符一样。门捷列夫(1834-1907)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他关于元素周期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元素性质与其原子量之间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两个观点:1.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另外,原子价的大小会出现周期性。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系预言新元素:经典化学革命的牛顿式综
7、合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预言了11种未知元素,后来陆续得到证实。他预言在铝与铟之间的空位是未知元素亚铝的位置,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8,密度5.9~6。1875年,法国的勒科克-布瓦保德朗在比利牛斯锌矿中发现了镓,计算其密度为4.7。门捷列夫指出其错误,后来反复计算,果然是5.9~6。1886年,瑞典的温克勒发现了Ge,正是门捷列夫预言的亚硅。门捷列夫对所预言的9种元素的原子量作了修改,到1940年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量子力学通过对电子轨道能级的研究,成功地解释了元素周期律,这是揭开微观世界美妙旋律的先声。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让阳光通过
8、燃烧的金属火焰发现了暗线,而他的朋友本生发现金属得到的是明线,这意味着:太阳内部温度很高,发出连续光谱,太阳外围温度较低,这其中有什么元素,就会把连续光谱中相应的谱线吸收掉,产生吸收线。1859年,基尔霍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