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ID:39860353

大小:28.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_第1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_第2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_第3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_第4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蹂躏,许多仁人志士纷纷探求救国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农村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却主张用“文化求政治”“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等一套乡村建设理论来关注农村,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为改良运动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文化建设、中国农村发展问题上的见解直到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2、号:1002-2589(2012)17-0069-02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然而,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中华大地仍然饱受战乱,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混战,一大批有识之士和革命力量纷纷探讨救国之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振兴中华,使国家走向富强民主之路。从当时的实践结果来看,毛泽东的农村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无疑是正确的,他推翻了旧政权,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而和毛泽东同一时期的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上失败了,他的乡村建设运动

3、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根本错误?时至今日,我们重新认识这一理论,又能带给我们怎样新的启发?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早在民国十一年梁漱溟就已萌发了走乡村建设救国这一道路,而这一时期,正是军阀混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的艰难时期,再加上后来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转嫁农产品,使得中国农村经济雪上加霜,农民难以为继,严重地动摇着国民政府的统治。要谋求中国的出路,探索民族复兴的前途,梁漱溟认为,就必须要解决农村与农民的问题。但是,民主政治和暴力革命都不适

4、合中国,“我们政治上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我们政治上第二个不通的路――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我们经济上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路,我们经济上第二个不通的路――俄国共产党要走的路。”  梁漱溟提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八个字。“伦理本位”是针对西方人“个人本位”而言的。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注重的是义务,其“伦理本位”体现在诸方面,在社会方面,家庭成员要互相遵守规定的礼俗;在经济方面,家庭各成员要相互帮助,彼此承担或重或轻的

5、义务关系;在政治方面,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而所谓“职业分途”,就是社会分工。于是他发动了乡村建设运动,走改良主义路线。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梁漱溟认为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国贫民弱,要想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就要从文化入手。积极创造乡村新文化,以文化求政治上的出路。  1.发展乡村合作社,积极开展教育  梁漱溟在农村创办乡学、村学,用教育的方法来改造农民,还农民一个崭新的面貌。梁漱溟认为,乡村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乡村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联合有知识、有眼光的

6、人。因此一方面,他积极创办乡农学校,另一方面他又鼓动知识分子下乡。梁认为,知识分子下乡有三大好处,一是为乡村扩增“耳目”,知识分子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气息,新的知识;二是增添“喉舌”,农村人没有文化,而知识分子有思想有文化,易发现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三是添“头脑”,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播者,可以为乡村带来新技术。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有两大缺陷,那就是缺乏“团体生活”和“科学技术”。因此必须创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就是最合理的合作社,合作社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中

7、,成员是广大的农民,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  通过对农民不断地教育,启发农民的智慧,使民众开始“自救”,形成更加“理性”的思维,从而形成一种主动精神和民主意识,“散漫的农民,经知识分子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了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给自足,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构造”。这也就是梁漱溟为中国的发展构想的线路。  梁漱溟无疑是想通过知识分子与农民的联合,在共同的组织――合作社中发展好乡村文化,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最终促进工业的发展,使国家摆脱贫困。然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梁认

8、为,不仅仅需要合作社,还需要合作组织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推进。  2.引进科学技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梁漱溟主张对农村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因地制宜,他认为,中国的短处就是不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而西方长期以来精心研究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产生了优秀文化,锻造出了自己的文明。因此,他主张乡村生活的科学化,这样才能与外面的世界更好地交流。  在山东邹平,他积极成立农业试验场,引进国外新品种,试验推广各种农作物与技术。另外,梁还积极改善乡村卫生条件,建立卫生所,教农村妇女基本的医护知识。除此之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