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有的人(导学案)

20 有的人(导学案)

ID:39834448

大小:4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20 有的人(导学案)_第1页
20 有的人(导学案)_第2页
20 有的人(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 有的人(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有的人课题有的人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中,体验愉快的阅读之旅。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聆听诗歌朗诵录音,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清晰布局,同时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句的深刻含义,在交流探究中激活思维,感悟诗歌主题,了解诗人的创作初衷,领悟诗歌的写作特色,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与艺术的熏陶。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预习诗歌,了解作者,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

2、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从细微处品味诗句内涵,深入体会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情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鲁迅先生的图片。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3.课件出示:诗人臧克家先生的简介。引导学生阅读。1.欣赏鲁迅先生的图片,谈谈自己了解的鲁迅先生。2.小组内交流对诗人的了解,可以对课件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1.填空。臧克家曾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

3、文化学院授予_________;他的诗《_____》《____》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和《________》。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教师播放诗歌朗读录音。2.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确诗歌的结构划分。(1)诗人笔下主要写了哪两种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征?(2)诗歌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学生听录音,体会诗歌的感情,注意诗歌的停顿和重读。2.自主感悟诗歌主要内容。(1)小组合作探究:诗歌主要描写了哪两种人?他们分别都是怎样对待人民的?(2

4、)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第1小节为第一部分;第2~4小节为第二部分;第5~7小节为第三部分。)2.选出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C.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D.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有的人》是诗人______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____逝世_____周年而写的一首现代诗。(2)“有的人”在诗歌中是指的人和的人。鲁迅先生就是的人。3三、品读诗歌,理解内容。(用时:20分钟)1

5、.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诗歌第1小节。(1)两个“有的人”分别是指谁?(2)理解诗句中的两个“活”字与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3)体会第1小节在整篇诗歌中的作用。2.过渡:诗人为什么要用“有的人”为题?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3.对比学习诗歌的第2、第5小节。(1)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2)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悟。4.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第2、第5小节诗歌的方法自主学习第3、第6小节。5.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诗歌第4、第7小节,教师随机指导。(1)探究“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深刻含义和这种人的结局。(2)探究

6、“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的伟大精神。(3)根据“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句诗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6.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写法特色。7.小结:“鲁迅精神”千古流芳,我们也要做有价值的人。1.(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1小节。自由表达对“有的人”的理解。(2)全班交流:两个“活”字与两个“死”字的深刻内涵。(3)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第1小节在整篇诗歌中的作用。(第1小节点题,揭示诗人主要写的两种人。一种人是反动派;另一种人是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2.(1)自主、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词语“不朽、野草、地下的火烧、

7、烂”等体会诗句的深刻含义。(2)总结、对比两种人的不同做法与结果,谈自己的感受。3.(1)学生小组交流探究:“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诗的深刻含义。(2)全班交流:围绕“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探究作者的创作初衷。(这首诗不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4.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写作方法。(1)诗人通篇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诗中具体是怎样进行对比的?(结构上:每一小节中的前两句与

8、后两句进行对比描写;第2、第5小节,第3、第6小节,第4、第7小节进行对比描写。内容上:反动派与具备“鲁迅精神”的人在如何对待人民方面进行对比;人民分别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进行对比。)(2)谈谈自己对这种写法的体会。4.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牛马:①牛和马②供役使的人③受奴役而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