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9822067

大小:194.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2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王惠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本课是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在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的过程中,排除了千难万险,最终到达陕北并与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情况,分析了长征胜利的意义。中央红军长征是本课的重点,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及初期遭受的严重挫折。遵义会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介绍了

2、会议解决的两大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本课的难点是正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胜利的意义。课前教师要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图片、文字、影视剧和歌曲资料。学情分析及本课与语文地理思品等课程的整合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由于已经学习过一定的语文课《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历史知识,并且由于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材料十分众多,地理知识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七年级学生十分的活跃,所以本节课可以通过图示,电影剪辑及小组讨论、模拟表演等方法,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到有关长征的知识,感受长征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

3、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组织语言、顺畅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悟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1.联系法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

4、“围剿”知识,阅读开题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分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2.比较法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3.体验法模拟遵义会议会场再现当时情景对有关知识了解更深更透一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看视频听朗读《长征》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在滚滚长江、铁索桥、炮火等视觉冲击下,感悟诗的大气磅礴,引导学生探索长征的艰难困苦、探究革命者的乐观情怀。)明确目标,学习新课。学习新课:第一篇章:长征开始篇一、自主学习,在书中标明问题答案,并积极回答。1、红

5、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红军是什么时间开始长征的?3、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点是哪儿?4、红军为什么改向贵州前进?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教师:一面观察学生的学习,一面倾听并参与讨论,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让部分学生解答上述问题加以点拨完善后强调指出,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使红军长征初期遭受了巨大损失。二、课前搜集资料:学生讲述长征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探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课前通过信息手段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组织语言、正确表达的能力)学生上台指图讲述长征开始遇到的重大困难。特别是湘江一役中央红军由8

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设计意图:在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也触动了学生们对长征初期革命形势担忧的情怀,使他们更深切的认识到正确的组织路线、正确的军事路线的重要性。)第二篇章:长征转折篇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读课本找出遵义会议的内容是什么?2、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独立思考,提升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教师:一面观察学生的学习,一面倾听并参与讨论,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让部分学生解答上述问题加以点拨完善后强调指出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模拟“遵义会议”的现场的剧本,还

7、原历史。(设计意图:在学生整容般的角色扮演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剧本的能力,也触动了学生们对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关心的情怀,使他们更深切的认识到遵义会议历史的地位重要性。强化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的意识。)二、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课件展示遵义会议前14年和后4年的对比,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前期经历了左倾、右倾错误,使党经历了大革命、第五次反围剿等失败,革命形势堪忧,消极氛围弥漫;遵义会议后,长征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三、学生上台指图讲述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8、,历尽千难万险,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首先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到19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