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

ID:39814780

大小:685.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12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_第1页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_第2页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_第3页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_第4页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类癌消化系统类癌临床研究现状概述:类癌的发现和研究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于1907年Obemdorfer首先描述并命名本病。1.1什么是类癌类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起源于APUD系统中的肠嗜铬(Kultxchizsky)细胞,此种细胞来源于胚胎的神经嵴细胞。因为类癌细胞有嗜银性,又称为嗜银细胞瘤;因为类癌能产生许多肽类和胺类生物活性因子,故又称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2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是否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与消化道息肉、炎症有无关系?类癌分泌的血清素(5-羟色胺,5-HT),对周围血管和肺血管均有直接收缩作用,

2、对支气管也有强烈收缩作用,对胃肠道节前迷走神经和神经细胞有刺激作用,使胃肠蠕动增强,分泌增多。类癌产生的生物活性因子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类癌综合征。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5-HT和缓激肽,组织胺也参与部分作用。5-HT经肝产生的代谢产物能使肺动脉瓣及心内膜下纤维化,可使右心瓣膜发生病变,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缩短增厚、僵硬、联合粘连,导致新功能不全。正常情况下,食物中摄入的色氨酸仅2%左右被用作5-TH的合成,98%进入烟酸及蛋白合成的代谢途径。但在类癌综合症的病人,60%的色氨酸可被瘤细胞摄取,经色甘酸羟化酶催化成5-羟

3、色胺酸(5-HTP),再经多巴脱羧酶变成5-HT,部分储存于瘤细胞的分泌颗粒内,其余部分直接进入血液内。5-HT经肝、肺、脑中的单胺氧化酶MAO降解成5-羟吲哚乙酸(5-HIAA自尿内排出。起源于中肠系统的类癌病人血清中5-HT水平升高,而尿内5-HIAA排出增加,临床出现典型的类癌综合征。前肠系统类癌往往缺乏多巴脱羧酶,不能使5-HTP转变成5-HT,5-HTP就直接被释放进入血液内,因此病人血清内5-HTP水平升高,而5-HT不升高。病人尿中5-HTP及5-HT排出增加,而5-HIAA增加不明显,此即不典型类癌综合征。1.3

4、病理特征典型的消化道类癌瘤体较小(直径在0.2cm-3.5cm,多在1.5cm左右),常为黄色或灰色黏膜下结节样肿块,质硬,黏膜表面多完整,形态不一,呈结节状、息肉样或环状等形态。少数流体表面可形成溃疡,外观酷似腺癌,常侵入肌层和浆肌层。部分类癌为多源性。类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方形,柱状,多边形或圆形,细胞核均匀一致,很少有核分裂,细胞浆内含嗜酸性颗粒。直肠类癌切除标本电镜观察,消化道各部分类癌胞浆内颗粒形态与组织化学呈不同表现:小肠类癌细胞内含较多而多形态的颗粒,银染色反应阳性,故为亲银性;胃类癌细胞內颗粒圆形,银染色反应时必须

5、加入外源性还原剂才呈阳性反应,故为嗜银性;直肠类癌细胞颗粒大、圆形、均匀一致,亲银、嗜银染色反应均阴性,故为无反应性。1.4发病情况类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出生后10天-92岁均可发生,以40-60岁多见。类癌比较少见,占全部恶性肿瘤0.05%-0.2%,占胃肠道肿瘤0.4-1.8%。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3/10万,国内类癌检出率为10.3/10万。1.5类癌发生部位90%以上类癌发生在消化系统,上至贲门下至肛门均可发生,以阑尾最多见,其次是直肠、末端回肠,少见于结肠、小肠、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除消化系统外,10%的类癌发生在

6、呼吸系统、甲状腺、胸腺、子宫、卵巢、睾丸、皮肤等部位。类癌转移途径:直接侵润生长、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最多见转移脏器是肝脏和淋巴结。其他少见转移部位:骨、肺、脑、卵巢、附睾、皮肤、骨髓、后腹膜、眼眶、肾上腺、脾、胰腺、肾、甲状腺、膀胱、前列腺、子宫颈、乳腺。1.6类癌分型Williams等学者根据类癌发生部位和细胞银染色反应,将类癌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种类型。各型类癌的病变部位及特征如下。各型类癌病变部位及特征-----------------------------------------------------------

7、---------------------------------类型病变部位亲银反应嗜银反应临床症状---------------------------------------------------------------------前肠型发生在胃、十二阴性阳性少有,或有不典型类癌指肠、空肠、胰综合征腺、呼吸系统中肠型发生在回肠、阑阳性阳性常有类癌综合征尾、横结肠及升结肠后肠型发生在降结肠、阴性可疑少有类癌综合征直肠阳性----------------------------------------------------

8、----------------------------------------说明:亲银反应:用硝酸银染色类癌细胞后,胞浆颗粒呈现棕黑色(银反应颗粒),称为亲银反应阳性。嗜银反应:类癌细胞在银染色反应时,需加入还原剂才会出现银反应颗粒,称为嗜银反应阳性。2临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