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88720
大小:3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2)使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探究,实践等数学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举一反三,一题多解。3.情感、态度:通过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思路、拓展自己思维、修正自己不足的良好习惯,激发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将“不可直接测量的距离”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距离”。
2、2.难点:建立全等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活动内容: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及性质.导入课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引入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在一次战役中,为了炸毁与我军阵地隔河相望的敌军碉堡,需要测出我军阵地到敌军碉堡的距离。由于没有任何测量工具,我军战士为此绞尽脑汁,这时一位聪明的战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为成功炸毁碉堡立了一功。方法如下:战士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势,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
3、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的距离。A配合简图如下:DCB活动内容1.问题1:在教室选三人模拟故事场景,验证这种方法是否合理.问题2:请解释这是根据哪种数学知识,并画出示意图进行说明.活动内容2.如图,结合题意,填写相等的角或线段.(1)站好站姿,即为_____;(2)帽檐不动,即为________;(3)身高不变,即为_________.活动内容3.请说明理由: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探索新知想一想:活动内容1:给出例题,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AB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测量A,B的距离,但
4、绳子不够长。(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测量方法;(2)画出图形;(3)说明理由。活动内容2:展示各组方案,小组成员代表讲述画法和原理,全班选定最佳方案,教师作出鼓励性评价。第四环节实际操作,体验成功活动内容:要测量瓶壁较厚的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内径.由于瓶颈较小,无法直接测量,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用两根等长的细棍、尺子等完成测量任务吗?说说你的测量方案,并说出理由。(小组合作)第五环节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已知△CDO≌△BAO,则只需测出长度的线段是().A.AOB.CBC.BOD.CD2.如图所示,太阳光线A
5、C与A′C′是平行的.AB表示一棵树的高,A′B′表示一条竹竿的高,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影长相等(即BC=B′C′),已知竹竿高A′B′=4米,影长BC=B′C′=3米,则树高AB=米.CBAA′′C′B′第1题第2题3.在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时,小李同学也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根据题意补充完整该方案:①如图,先在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BC;②过A点作AE∥;③在AE上找一点D,使AD=;21EDCAB④连接CD,测得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第3题.4.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点B处作AB的垂线BF,并取两
6、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请说明理由.EDCBAF.第4题第六环节总结反思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第七环节作业布置课本109页习题4.10第1题,第2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