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

ID:39714492

大小:1.00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7-09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_第1页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_第2页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_第3页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_第4页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时微生物的利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8课时微生物的利用考点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的种类(1)按物理性质分类高频考点突破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2)按功能分类种类制备方法原理用途举例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而设计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鉴别不同

2、种类的微生物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2.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营养构成(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①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②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不同的原料配制培养基营养要协调: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pH要适宜(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3.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注意事项①倒平板的温度一般50℃左右适宜,温度过高

3、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②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纯化大肠杆菌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①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④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

4、将培养基划破。拓展提升1.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比较营养类型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CO2、NaHCO3等含碳无机物NH3、铵盐、硝酸盐等一般不需要异养型微生物糖类、脂肪酸等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有些微生物需要2.划分依据: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否以无机碳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碳源,而与氮源无关。自养微生物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碳源进行代谢生长;异养微生物必须以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生长。3.自养微生物的能源①利用光能,如蓝藻等。②依靠物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能

5、利用NH3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NH3既作为氮源,又作为能源。4.异养微生物的能源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碳源不仅为异养微生物提供构成细胞的物质,而且提供完成整个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5.微生物的类型营养类型主要(或唯一)碳源能源代表菌光能自养型CO2光能蓝藻光能异养型有机物光能红螺菌化能自养型CO2无机物硝化细菌化能异养型有机物有机物大肠杆菌对位训练1.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

6、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A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考点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筛选菌株的原理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

7、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

8、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3.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取样涂布→微生物的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细菌计数4.课题延伸——菌种的进一步鉴定(1)原因:由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可能生长着以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代射产物为氮源的其它微生物。(2)原理:CO(NH2)2+H2O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3)方法:以尿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