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ID:39585770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1页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2页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3页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4页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养成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XX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已倍受关注。本文提出并实施的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以确保高校教育教师信息化为前提;构建高师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结构为基础;加强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关键;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为核心,收到良好效果。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改革;养成;实践研究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个人信息技术素质水平高低,已倍受人们关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已成为检验实

2、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好坏的重要指标。如何围绕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全社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课题。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以“确保高校教育教师信息化是前提;构建高师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结构是基础;加强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是核心”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收到良好效果。1.确保高校专业教师“信息化”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教师“信息化”包括现代教育教学意识和信息素养两个方面。传统教育的目的

3、是传授知识,其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灌输为主。它强调“死记硬背”,以求“温故知新、熟能生巧”而后“举一反三”。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现代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则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以信息传递为主,而应运用以人为本的策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和知识的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这就是两种教育思想和

4、教学理念的根本分歧,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方法和学习理论。现代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构建,反对以老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XJ059),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2006A006)资助。作者简介:龚德良(1962-),男,湖南沅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安全。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养成,不是几次讲座、培训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不只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几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在高校教育的始终,溶入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中。

5、目前高校教师本身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教学理都很薄弱,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首先必须在高校教师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培训,使高校教师把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正确地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地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工具来灌输知识;使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现代课堂教学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像传统课堂教学中突然没有了粉笔和黑板一样遗憾和美中不足。只有首先使高校教师真正领悟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观念,并在其教学实践中率先

6、垂范、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现代信息素养,而非机械地模仿。2.构建高校专业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结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必须制定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品质等四个方面。①信息技术意识:主要指导面对现代社会,要有信息第一的意识;面对信息资源竞争,要有信息抢先意识;面对世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要有信息忧患意识;面对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速,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②信息技术知识:主要

7、包括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熟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其背景;熟知与信息获取和使用有关的法律、规范。③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选择、获取与传输能力;信息处理、保存与应用能力;信息免疫和批判能力;信息技术的跟踪能力;信息系统安全与防范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④信息品质:主要包括积极生活态度和高情商;敏感和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和协作精神;信息社会的责任心。显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信息技术”本身的范畴。3.构建与学生信息素养体系配套的

8、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溶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中。课题组进一步规范了“1+x”的课程体系,“1”指一门入口课程,“x”指多层次的多门选修课程。设置下列4个层次的课程模块供各专业选择: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一门入口课程,必修):各专业在第一学期都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方法,为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信息资源的支持。②高级程序设计类课程(根据具体专业选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