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

ID:39516930

大小:200.61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7-04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_第1页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_第2页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_第3页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_第4页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绪障碍讲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绪障碍主要内容情绪及情绪障碍的概念*患病率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为重点内容一.情绪及情绪障碍的概念1.情绪的概念是“一段时间之内持续保持的某种情绪状态”,但“心境形成之后,一定时间内所有其他心理活动都将感染这种心境的情绪色彩”(杨德森主编,《基础精神医学》)。心境一旦形成,就与情绪区别开来,就是一种相对长期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其他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的基调或背景。2.情绪的概念情绪(emotion):源出拉丁语emovere,译作“使驱动起来、使兴奋起来、使触发起来、使激动起来”(AS.Reber.编,李伯

2、季等译:《心理学词典》)。目前指“由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情绪能为个体所体验,但心境形成之后,就难以体验。3.情感的概念情感(affection):是指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情绪表现的,对事物的态度;举例;“情感性精神病”、“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等,习惯术语。5.心境障碍心境障碍(mooddisorder):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

3、为慢性。CCMD-3:双相障碍、躁狂症、抑郁症;二.患病率各国相差甚远。中国:1992年全国七地区调查: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西方国家: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患病率各国患病率差异的原因:疾病概念:对疾病的认识差异;诊断标准差异;调查方法调查工具三.病因和发病机制(一)遗传因素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30%~41.8%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概率越高;早期遗传现象(anticipation):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2.双生子与寄

4、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MZ):同病率56.7%双卵双生子(DZ):同病率12.9%心境障碍寄养子:亲生父母患病率31%养父母患病率 12%说明:遗传因素的影响远胜于环境。3.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不一致:遗传方式: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单相抑郁症:5-HT2A的A2/A2纯合基因,MAO-A的114dp等位基因;单相重性抑郁症:结合球蛋白基因 16q22.1来自:王学铭主编:《精神与精神障碍的生物化学》(二)神经生化改变1.5-HT假说: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

5、、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对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证据:①TCAS、SSRIS可阻滞5-HT回收,有抗抑郁作用;MOAI抑制5-HT降解,抗抑郁;②5-HT前体色胺酸(Trp)、5-羟色胺酸(5-HTIAA)可治疗抑郁症;③5-HT耗竭剂对氯苯丙胺酸、利血平导致抑郁。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假说:NE功能降低导致抑郁,升高则导致躁狂。证据:①双相抑郁患者尿中NE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明显降低,转为躁狂时明显升高;②NE生物合成限速酶,酪胺酸羟化酶(TH)抑制剂可控制躁狂症,导致轻度抑郁;③TCAs抑制NE回收

6、,可治疗抑郁症;④利血平可耗竭突触间歇NE,导致抑郁。3.多巴胺(DA)假说假说:抑郁症脑内DA功能降低,躁狂症DA功能增高。证据:①DA前体L-DOPA可改善单相抑郁症,使双相抑郁转为躁狂;②DA激动剂piribedil和溴隐亭有抗抑郁作用,使双相抑郁转为躁狂;③非典型抗抑郁药安非他酮(bupropin)阻断DA再摄取;④抑郁发作时DA降解产物尿中高香草酸(HVA)降低。4.γ-氨基丁酸(GABA)假说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强GABA传递药物如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具有抗躁狂和抑郁作用,其药理作用与脑内GABA含量调空有

7、关;双相障碍患者血中和脑脊液中GABA水平下降。(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心境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功能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分泌过多,昼夜节律紊乱;40%抑郁症患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异常;重症抑郁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增加。(四)脑电生理变化睡眠脑电图:抑郁症患者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快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抑郁程度越重,潜伏期越短,可预测治疗反应。约30%心境障碍患者EEG异常,抑郁发作时倾向于低α频率,躁狂发作时高α频率,或高幅慢波。抑郁症

8、患者EEG异常有侧化现象,70%右侧。(五)神经影像学异常结构性异常:CT发现心境障碍患者12.5%~42%脑室增大。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