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

ID:39498799

大小:452.7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4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_第4页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掌握古代儒家发展中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的兴衰情况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单元复习脉络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学派代表主要思想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万物本源是“道”;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界万物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主张法治、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观。补充:道家和法家探究题: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对比1、继承与发展

2、的关系:学派内前后的思想家之间。如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2、相对立的思想:荀子“人定胜天”——庄子“天与人不相胜”孔子、孟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孔子“克已复礼”——韩非“社会永远不会倒退”探究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董仲舒主张:a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目的?)b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

3、感应”学说(目的?)C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目的?)汉武帝独尊新儒学措施:A思想上:肯定儒家思想B政治上:起用儒者参政C教育上: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先有理后有物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C“格物致知”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程颐程颢知道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四书章句集注》客观唯心主义朱熹学说A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A“心外无理”“心外

4、无物”B“致良知”“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李贽《藏书》《焚书》自称异端A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批判道学家的虚伪,C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A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倡法制,限制君权D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A主张“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真知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王夫之《读通鉴论》一

5、世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数据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4、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5、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6、,则臣视君如寇雠。7、“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1、孟子2、老子3、庄子4、墨子5、荀子6、孟子7、韩非子8、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12、“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3、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7、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4、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15、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7、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8、墨子9、老子10、老子11、墨子12、老子13、荀子14、孟子15、孔子16、孔子17、孔子儒家的兴衰情况1、春秋、战国大动荡时代,孔子等的思想因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未被重视。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虽有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

8、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列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统一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