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76382
大小:21.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4
《中国教育史湖师大期末试卷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填空题《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庶富教”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材和重选举以尽天下之材三大文教政策建议。北宋著名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矛山书院。科举制创设于606年,废止于1906年。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维新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校主要有: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和经正女学。东汉末年镌
2、刻的熹平石经,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国子学是西晋咸宁二年年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放映。唐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和算学。宋代三次兴学分别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兴学、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兴学和蔡京领导的崇宁兴学。“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地方官学督促学生学习、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的制度。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宁波女塾,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经正女学。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近代教育改革发展
3、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和官师合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我国春秋末年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庸》提出的为学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鸿都门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科举考试的类型是常科和制科。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两所最著名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名词解释墨子我国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重视科技教育。六艺稷下学宫义学清代创建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一所招收贫寒家庭和少
4、数民族家庭孩子进行简单基础知识教育的学校。文翁兴学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明其心致良知”的教育作用思想。四书东林书院京师同文馆苏湖教法张百熙清末著名教育改革家,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癸卯学制,推进了我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劝学篇国子学经正女学监生历事制鸿都门学《学记》学而优则仕开成石经九品中正制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思想。简答题西周教育的主要特点。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志向远大、孜孜以求;忠诚博
5、爱、无怨无悔;诲人不倦、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温故知新;平等民主、教学相长。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民国初年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观摩学习、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唐代科举考试的类别、科目及方法常科与制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帖经、口试、墨义、策问、诗赋。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6、。(1)改革太学,推行新法;(2)改革科举制度;(3)发展地方学校;(4)发展专科教育。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1)改革科举制度;(2)改革传统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3)提倡中西兼学;(4)翻译出版新式教科书。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学风自由、大师执教、待遇优厚。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罢黔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重选举以尽天下之才;对当时及后世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韩愈教师思想的主要内容。尊师重道;教师任务;教师标准;师生关系。20世纪初期流行的教育思
7、潮。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国家主义教育。唐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分析。系统完备性、广泛多样性、严格等级性、对外开放性、功能整体性。严复“德智体兼备”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鼓民力即体育:开民智即智育:新民德即德育。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德智体三育兼备”教育思想家。“壬戌学制”的指导原则(七项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重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地方伸缩之余地。论述题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一、孔
8、子其人其事其思想。二、有教无类及其含义。三、有教无类的理论与社会实践基础。四、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及其评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分析评价。一、陶行之其人其事其思想观点。二、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生活教育思想评价。试分析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结构、内容、原则方法及其现代价值。(1)“教人成人”的德育本质;(2)“立志本仁约礼”的道德教育内容;(3)“好学自省克己力行主动”的德育过程、原则方法;(4)“修德讲学统一”德育与智育关系;(5)现代价值。试论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