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PPT课件

《外科感染》PPT课件

ID:39464134

大小:3.31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7-03

《外科感染》PPT课件_第1页
《外科感染》PPT课件_第2页
《外科感染》PPT课件_第3页
《外科感染》PPT课件_第4页
《外科感染》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感染》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赵剑锋思考题:1.什么是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有哪些特点?2如何进行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3.什么是二重感染?4.疖和痈有什么区别?5.怎样鉴别丹毒和蜂窝织炎?6.什么是脓肿?如何进行诊断?7.什么是脓毒症、菌血症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8.试述破伤风的发病机理?1.外科感染的重要性2.外科感染是外科工作的主要内容◆1846年由Morton引入麻醉后,开展了许多手术。但由于感染引起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导致手术没有进展。1867年Lister发表了文章《论外科实践中的抗菌

2、原则》——被公认是抗菌原则的创始人之一。抗菌措施的应用,无菌和抗菌观念的引入使择期手术的感染率从90%-→10%.☆二十世纪初,推广手术中带手套。☆1867-1900年间,抗菌使外科摆脱了令人失望的困境,将手术由一个感染几乎必定发生,死亡自在预料之中的令人恐怖的事情,变成了仔细手术必定成功的事情。◆但仍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美国每年仅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的费用达数十亿美元。1929年英国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1935年德国Domagk提倡应用百浪多息(磺胺类),使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二十世纪中叶,抗生素治疗的引入给人们

3、带来了希望,认为严重外科感染最终绝迹。不幸的是这并未实现,不仅术后伤口感染和院内获得性感染依然存在,而且广泛的抗生素治疗常常使预防和控制感染更加困难。当代外科医生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与复杂的联合因素有关的严重感染--包括:①复杂、时间更长的手术②伴慢性或消耗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增加③植入异物的手术④需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增加⑤应用容易引起细菌污染或抑制正常宿主防御机能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增加。*对无菌措施的忽视*不遵守外科原则*对抗生素治疗过分依赖也都可以导致感染。◆现代外科医生不能逃避处理感染的责任,而且必须认识到微生物学,免疫学和药理学等知识

4、对外科技术的必要补充。重点内容:1.熟悉几个概念: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感染、机会性感染、医院内感染、二重感染;2.熟悉感染病程分类;3.掌握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4.掌握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5.掌握外科应用抗菌药的原则。概念: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感染。包括:①一般感染;②特异性感染;③手术、创伤后腔内或伤口感染;④手术后远离伤口的感染;⑤器械检查后的感染。尽管抗菌药物不断增多,发病率并未降低,约占外科疾病的1/3~1/2。外科感染特点(1)大部

5、分外科感染由多种细菌引起。 (2)多数外科感染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 (3)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变是器质性的。 (4)受感染的组织常发生化脓、坏死、愈后多留疤痕。第一节概述病因和感染的演变外科感染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保持生态平衡正常寄生菌的生理作用1.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代谢,胆汁代谢,胆固醇代谢与激素转化等;2.免疫作用;3.生物屏障;4.转化致癌物质。生态失调时§外科感染发生和发展与人体抵抗力有密切关系。§寄居环境改变、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严重的感染。§口鼻咽部、肠管、前尿道、正常

6、皮肤的正常菌群;§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外科感染--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发生、发展--与致病微生物(数量和毒力)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抗生素滥用1.新型广谱抗生素的问世2.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变迁:20世纪60年代,G+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20世纪70年代,G-菌:埃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20世纪80年代,混合感染的条件致病菌20世纪90年代,G+球菌、真菌↑分类1.非特异性感染2.特异性感染1.按致病菌特性分:(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如疖、痈、丹毒、急性阑尾炎等,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特点

7、:同一致病菌可引起几种不同的化脓性感染,而不同的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种化脓性感染。◆有共同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防治原则基本相似。(一)非特异性感染的致病菌1.金葡菌G+菌;存在于人的鼻,咽部粘膜和皮肤及其附属腺体;致病力强;主要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和血浆凝固酶。金葡菌感染特点: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黄色无臭,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及迁移性脓肿。选择↓2.链球菌G-,菌种较多,存在于人口,鼻,咽和肠腔内。溶血性链球菌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能溶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破坏纤维素形成的脓肿壁,使感染扩散,为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淋

8、巴管炎,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感染特点:脓液稀薄,淡红色,量多。一般不发生转移性脓肿。(一)非特异性感染的致病菌3.大肠杆菌G-,存在肠管内,每克粪约108个。对V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