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ID:39462570

大小:66.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3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_第1页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_第2页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_第3页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_第4页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丽娟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数学设计者:陈丽娟单位:安阳县磊口乡第二初级中学授课班级:八年级章节名称第十三章轴对称13.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情感和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3.3.1-113.3.1-213.3.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

2、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2、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通过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猜想,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并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证明过程及其应用通过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行管习题来加深巩固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掌握。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3

3、.3.1-113.3.1-213.3.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资源库1(图片、文字)资源库2(文字、图片)资源库3(图片、文字)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堂检测试题制作等腰三角形生活中等腰三角形的应用JD、F、A、B、H、IF、J、H2G、HA、B巩固加深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掌握制作等腰三角形猜测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25分钟8分钟2分钟自制网络资源自制网上下载网络资源(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

4、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发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1网络浏览,丰富语言;K2网络交流,评价反馈。(2)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1自主操作;H2交互反馈。板书设计13.3.1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

5、的中线、地边上的高完全重合。(三线合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结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开始一、设疑导入观看投影图片,并让学生猜想其中的道理和奥妙。引入新课:等腰三角形CAI等腰三角形概念CAI生活中等腰三角形形动手制作等腰三角形,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二、自主探究观看课件教师制作等腰三角形的演示过程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制作过程CAI总结性质加深理解三、拓展独立完成课堂测试合作交流操练及课堂练习巩固完成例题构的设计CAI课堂练习及测试题的解析过程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重点,布置作业结束

6、交流、评析四、总结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3.3.1-113.3.1-213.3.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例题学习,课堂练习和课堂检测2、动手制作等腰三角形3、观看图片课件,知道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能利用轴对称制作等腰三角形。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练习中,学生动手操作中,徐盛的制作过程特别规范。在课堂练习部分,学生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解决了课堂习题部分的部分难题,对于共同的难点教师给予讲解,因此在课堂测试环节学生都能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本

7、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加大了教学容量,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与以往传统的满堂灌、课后反复练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无疑学得轻松,觉得数学不再枯燥乏味。2、由于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时间不长,识图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的思维依赖于具体的直观形象,对于较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学生很难准确、迅速地找出,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借助课件演示图形的形成与变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图形的特征.3、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