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55822
大小:3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3
《《修心八颂》讲义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修心八颂》讲义一、作者、译者、版本、讲学。重要性。个人心得。二、今讲所依。上人综合编写。几种版本为底,佛教常识,汉文功底,修心自证。总:信、达、雅。别:小标题,更有概括性,突出眼目,一目了然,提纲挈领。每偈以“愿我”二字开头,规整,易记,修心,合原意。文句调整更顺畅,合普通人阅读理解习惯,也更雅致。三、分科一修慈悲修慈与乐总修视众胜宝一切人视己卑下一切境观心断惑一切心别修视恶惜宝恶劣众受亏献利嫉妒众视害为师背恩众修悲拔苦暗取他苦修智慧知法如幻分科二利他总意乐视众胜宝别行事尊他行(正面)视己卑下除害行(负面)观心断惑惜苦行(例举)视恶惜宝献利行受亏献利视师行视害为师取苦行(总结)暗取他苦自利
2、知法如幻分科三菩提心(一~七)总明发心(一)别举行事(二~七)空性(八)为讲解记诵方便,见仁见智,鼓励各人思维,分科作业。一、总述个人心得上人慈嘱。能说未必能行。一辈子说,一辈子行。想到、说到、做到。闻、思、修。第一颂视众胜宝每颂讲解分五重:一、略释文意;二、约世俗见;三、约圣道因地难行;四、约净土果地易行;五、以法为镜,借境练心。一、略释先明对境,次明修心。本颂喻,行,心。二、约世俗见1.天方夜谭,不可能,不合理。闻所未闻,想所未想,彻底颠覆价值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由我执而自私自利。2.于极恩父母尚生嫌弃、不孝,暗盼早死,何况余有情。或力不暇顾,送养老院,养如犬马。1.于自身尚贱卖,不
3、知贵重,不尊己灵,人为财死,人比物贱,心灵总被物质捆绑、拖累、牺牲。2.人情纸薄,感情、友情、恩情遇蝇头小利,弃如敝屣,何能胜如意宝。3.小恩小惠小利,自视如泰山,切切望报,否则生怨,何能满彼究竟利。4.一时恻隐,自封善人,常怨他人,不知报恩,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何能恒常珍爱。5.皆由烦恼愚痴恶见所害。一、约圣道因地自力难行1.菩萨发心,极尊无比,一切世人、圣贤、神祇所不及。2.一种学说、思想、宗教只及人类,境界一定不广,智慧一定不深,见理一定不彻,利益一定不大。3.众生皆有佛性,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亦能助我成佛,故胜如意宝。不仅满物质所求,能助成无上道愿。4.现时利、未来利。一时、永远
4、。世间、出世。成佛为究竟。5.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你不会做错任何事。你不必有任何恐惧。自利的诀窍即是利他。6.假如我们被人珍爱。父母掌上明珠。7.菩萨发心,自觉自愿(愿我),无人强求,出于真诚、利他,爱没有理由,由衷生起。爱是生命的本质,法尔如是,如日舒辉,温暖世人。8.不发此心成佛无望;虽发此心,不能实行,成佛无望;虽有实行,不能长劫圆满,成佛无望。9.未破我执,未证法忍,人我分别,未契万物一体,不能真正发菩提心,勉强发心皆是道理、口说、观念,与实际心行不相应。1.懂得不代表做得,想做不代表能做。驾驶、游水、书法、肩周炎、半身不遂。2.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鱼子庵罗花
5、,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一、约净土果地他力易行1.人人念佛,人人成佛,故胜如意宝。一称一闻,无有空过。2.如磁吸铁,铁有磁性,凡夫念佛,即显佛性。南无阿弥陀佛是成佛的模具。何人南无入此模,已具模样必成佛。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3.南无阿弥陀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究竟觉(南无阿弥陀佛)、本觉(佛性)、始觉(念佛)、究竟觉(成佛)。4.木有火性,不假火烧,难变为火;若经火烧,木皆为火。人有佛性,不由念佛,自难成佛;若能念佛,莫不成佛。5.自信教人信,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6.佛利,自利,利他。以佛名号,利一切众,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惠以真实之利。我见
6、是利,故说此言。7.常愿众生皆得往生,最极珍爱之情怀。8.由体转用,从里面活到外面。先成活,后发枝叶。先获得佛的生命,后活出佛的生命。先蒙佛爱,后以佛爱爱他人。生命不息,念佛不止,改过不止,利他不止。一、以法为镜1.我们有视众生为如意宝吗?还是视如草芥、如寇仇?生厌嫌,远离,负担。2.为一点蝇头小利,不惜闹翻脸,打破头。与众生争名争利。3.唯珍爱自己,愿他人皆珍爱我,从不珍爱他人。4.世人的毛病,我们都有。即使念佛了,习气毛病依然如故,无改多少。即使佛给我们如此大利、大爱,我们还在与众生争利、争爱,多么卑劣,地狱必定之人。5.见人如宝,爱他、利他,多么好的心情。补充索达吉:在学佛人当中,有些
7、在对待众生的态度上极不正确,他们一方面时常对众生发瞋恨心、生厌离心,把众生看成仇敌一般;另一方面又对诸佛菩萨心怀恭敬。《入菩萨行论》“敬佛不敬众,岂有经教言”。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见众生不好,不顺眼,起瞋恨,舍弃了菩提心,所谓的修行,最多只能得小小的功德。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在所有佛法当中,最稀有难得的,就是利他的菩提心。慈诚罗珠:我们在众生身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