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37045
大小:314.1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03
《《同理与非语言讯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 傾聽、同理與非語言訊息學習目標專注是運用哪些非口語的行為來傳達?如何才能扮演一位良好的傾聽者?尊重可透過哪些行為或反應來表達?何謂「我訊息」,在溝通中如何運用?「開放式反應」與「封閉式反應」之間有何差異?何謂初層次的同理心?在初層次同理心表達時有哪五項常犯的錯誤?何謂高層次的同理心?高層次同理心可發揮哪三項基本功能?面部表情與肢體訊息包括哪些具體內容?超語言的內涵為何?聲音又具有哪四項特色?空間距離依彼此關係不同可分為哪四種?第一節專注、傾聽與尊重「說」與「聽」是溝通的一體兩面人們應該如何「說」與
2、「聽」,才能讓溝通更為順暢而有效呢?「聽」的基本要件壹、專注一、眼神接觸二、面部表情三、舉止神態四、口氣語調貳、傾聽的技術傾聽(listening)係仔細聆聽別人對你所說的話,以了解其話中的含意,並能體會出他說話當時的心情。以一種專注的態度來接收對方所發出的所有訊息,其中包含了語文與非語文的訊息。有效的傾聽包括:眼神的接觸及一些表明你正在專心聆聽的姿勢。扮演一個良好的「傾聽者」一、要面對訊息的傳送者,並將自己的身體微微地傾向對方。二、溝通過程中經常維持與對方眼睛的接觸。三、以點頭或其他不會打斷對方說話的方
3、式,讓他知道我完全了解。四、忽略周圍任何會使你分心的刺激,專一於和對方的談話。五、隨時以同理的方式,來抓住對方表達的真實情緒。六、當有必要時,可要求對方進一步說明與澄清。七、必須等到對方的表達告一段落後,才提出自己的回應觀點。八、針對訊息傳送者所表達的言語訊息及情緒等是否接收無誤,則可以採用摘述的回應方式來加以檢核。參、尊重一、無條件地接納對方二、願意與對方在一起三、看重對方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四、接受對方的自我決定第二節我訊息與反映技術壹、我訊息「我訊息」(I-message)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溝通,亦可稱
4、之為「我……」的語氣表達(Gordon,1970)。「我訊息」大多用在師生或親子接觸和溝通中,如何以心平氣和、就事論事的態度與孩子互動。「我訊息」亦可用於同事、情侶或夫妻互動之上,尤其是在強調心平氣和、就事論事的表達,以免引發溝通過程中不當的衝突與障礙。「我訊息」之三個要素,在實際運用中亦可套入下列的簡單公式(王以仁等,1993):˙當你……(指出行為)˙我覺得……(提出感受)˙因為……(指出後果)【例】「當你放學晚回家又不打電話回來時,我擔心你可能出事了,因為我不知道你在哪裡。」貳、反映技術反映(ref
5、lecting)係指:當老師或父母藉由傾聽技巧,抓住及明瞭孩子的感受與令他耿耿於懷的事情後,給予孩子適當的「回饋」,使其覺得被接納、被了解。反映就像一面鏡子,讓孩子藉此能更清楚地看見自己。有效的反映與傾聽技術,老師或父母者應多採取「開放式反應」,而應避免「封閉式反應」。第三節 澄清與同理心壹、澄清技術溝通時如何達到真正澄清目的:避免「雙重訊息」,亦即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或影射其他人或事。切中問題核心,明確說出自己真正所想的。避免以模糊、曖昧不清,及非直接的言語來溝通。避免誇大對方所提出來的議題,或
6、僅是輕描淡寫地帶過。避免以尖酸刻薄、開玩笑的口氣掩飾真正的情感。如果有任何的質疑,可以請對方再重述一遍。把焦點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並避免外在事物的干擾以轉移問題的焦點。貳、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種認知、態度,也是一種技巧,藉由此而能進入對方的世界去了解他,並向其表明這份了解。同理心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最基礎而重要的行為之一。參、同理的反應(empathicresponse)要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完全體會其情緒與感覺。要能以這種體認作為基礎,以便作出合宜而適當的反應來回應對方。肆、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empat
7、hy)以自己扼要的言詞、話語說出來,以表明自己已十分了解對方所「明白表示」出來的意思與感覺。在表達初層次同理心時,則會常出現以下的一些謬誤而須極力避開(黃惠惠,1991):一、避免假裝了解二、避免鸚鵡學語式的模仿三、避免與對方漫談四、避免以問題代替同理心五、注意用語層次要與對方的背景配合六、注意非語言行為的一致性伍、高層次同理心高層次同理心在溝通互動中,至少可發揮以下三項基本功能:一、表達出對方所暗示的意思二、連接相關的資料三、可以由少而多來提供有效的參考架構陸、如何增進同理的能力有效地增進個人同理的能力
8、:一、學習站在對方立場來設想二、多練習與使用初層次同理心的標準句型三、快聽慢說且認真地去思考第四節非語言訊息非語言(nonverbal)訊息主要係指沒有語言的溝通內容,其中包括:壹、面部表情貳、肢體訊息參、超語言與沉默肆、空間距離一、親密距離(intimatedistance)二、個人距離(personaldistance)三、社會距離(socialdistance)四、公共距離(publicdistance)本章習題一、在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