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6565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顆钻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顆钻石》教学设计芮城县南街小学 孙飒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教学目标:1、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等词语。
2、2、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激奇揭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把大家带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场大旱灾中去。(边播放课件边介绍)这场旱灾来得罕见,瞬时间,河流里的水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的,消失了;地面几乎全部裂开;动物们和植物都奄奄一息,空气中没有一丝风,人们的皮肤像树皮,又老又干,嘴唇发白、干裂,
3、没有半点力气,整个世界停止了工作! 2、揭题: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七顆钻石》(板书) 3、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图片,听了老师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是第一自然段 4、指名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旱灾严重的词语。(干涸、干枯、焦渴) 5、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水现在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的万物都渴望“水”,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就是“生命之水”。 6、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一下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呢?(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再次走进神话,用心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
4、,用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水”是多么的可贵!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 2、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说,师板书,形成板书) (一)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 【课件出示】一个夜里,一个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1)发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装满了水? A、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B、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清楚的向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
5、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为谁找?(妈妈)找到了吗?(没有)水容易找吗?(不容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儿也找不到 累倒 睡着了) (3)指名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此时的小姑娘处境怎样?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你真的是又渴又累了/你读出寻水的艰难)。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A、师示范哑读。你从老师的表情
6、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开心) B、请男生读。我想请男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老师看到了你们激动开心的表情) C、动作体会带点字“抱”。(这个“抱”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6)下面我想请个同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读,齐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是那么孝顺。板书:孝心感天) (二)体会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 (1)谁能根据我们刚刚一起学习的,来填一填这个表格。【课件出示】七颗 钻石发生什么事通过这些词我体会到了水罐的变化
7、 (2)谁能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来告诉大家,在水罐变成银时、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再次,来填填这个表格。 (3)生自学,并可以讨论。 (4)相机出示 【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A、你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并相机评价及生生互评) B、全班交流读(挑战读、齐读) (5)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