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45064
大小:2.32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7-01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了解并掌握管理学发展演变过程及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能对各管理思想给予简单评价,并可以运用相关管理思想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从人类诞生到18世纪: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早期叫人际关系理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第二次世界
2、大战至今2.1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中国古代著名的管理实践1.万里长城2.都江堰水利工程3.北宋大臣丁谓的“一举三得”的修复方案4.秦始皇实行的“车同轨,书同文”国外古代的管理实践1.古埃及的金字塔2.古罗马帝国的兴盛3.罗马天主教的组织形式4.威尼斯兵工厂二、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三大主流学派儒家——王者之道,仁政以德。儒家提出人性善的人性假设,并以此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管理方式,用礼制规范和道德感化的手段,实现治国的目的。法家——霸者之道,法制刑治。法家提
3、出人性恶的人性假设,因而力主推行法制,并以刑治为手段,通过严刑重罚推法护法,实现治国的目的。道家——王霸杂合之道,无为而治。道家提出人性自然的假设,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万物化”,主张以弱小胜刚强,以反求正,以实现至德之世的理想境界。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统御之术。1)在识人上,中国最早的兵书《六韬》中提出识人的“八征法”。2)在用人上,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3)在制人上,韩非子认为:“赏罚二术,君之利器”,儒家讲德治教化,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用兵之策:《孙子兵法》(3)经营之道: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4)其他方面1)在管理哲学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至今仍是最先进的管理理念。2)在领导方式上,儒家提出“仁政以德”,法家提出“法制刑治”,道家提出“无为而治”。3)在系统运作上,古人提出许多运筹谋略,有许多系统运筹成功的实例(齐王田忌赛马)。4)在钱财管理上,我国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圣经》中的摩西的故事叶忒罗对摩西的建议:一要制定
5、法令,昭告民众;二要建立等级,授权委任管理;三要责成专人专责管理,问题尽量由下面处理,只有最重要的政务才提交摩西处理。——体现了授权原理和例外原理及管理宽度原理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对话录》中论述了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私人事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在量上有所不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说明:西方有文字记载的管理思想最初是以“法律条款”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只是在分工出现以后,比较系统的管理思想才在有关的论著中反应出来。早期法典蕴涵的管理思想1.《汉莫拉比法典》(《石柱法》)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制定并颁布的法律。共有
6、280多项条款,其中的“最低工资标准”等条款,实际上是现代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制定和颁布的法律。主要内容包括:保护私有财产,准许奴隶买卖,限制高利贷等。3.《罗马法》古罗马奴隶制全部法律的总称,并以成文的为主。主要包括《十二铜表法》、《优士丁尼安法学阶梯》、《新敕》等。《罗马法》被恩格斯视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其中的私法部分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刻。2.2管理理论的萌芽1.马基雅维利的领导原则(君王论)*群众认可*内聚力*领导能力*求生存的意志2.亚当•斯密和他
7、的《国富论》斯密关于分工能提高工作效率分析:*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转换工种所需时间的节约;*技术进步,即许多方便操作且节约时间的劳动工具被制造出来。3.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英国的教育家、科学家和作家。他被称为“事实上”的“科学管理之父”或“科学管理之祖”。其代表作《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集中体现了他的管理思想,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经理做什么(2)为什么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3)关于工资制度的设想(基本工资+利润分成)2.2管理理论的萌芽其一:经理做什么分析
8、制造程序及成本应用时间研究技术收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表格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应采用比较分析法应研究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张与油墨的效果,以确定何种颜色不易使眼睛疲劳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会获得最佳效果应根据以所得为基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所需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求经济应重视研究发展工作厂址的选择应考虑是否邻近原材料供应地应建立一套人人有利的管理制度其二:为什么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