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上课)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

ID:39338574

大小:3.1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01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_第1页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_第2页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_第3页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_第4页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权下的自我(上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顾主要派别(人物)主要观点作用或影响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源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蒙昧中的觉醒:智者运动前5世纪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4——17世纪专制下的启蒙:启

2、蒙运动17——18世纪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起源复兴成熟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思考,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一、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图片反映了中世纪怎样的思想面貌?梵蒂冈教皇国教皇为国王加冕教会焚烧书籍教会处死“异端分子”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基本概念2、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基督教处于统治地位。(1)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2)人是神的附属品;(

3、3)禁欲主义,人性被湮灭;1、中世纪:又称为“黑暗的世纪”,大约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一、文艺复兴:1、背景: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文化:中世纪,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意大利一些城市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根本原因时间旗帜矛头发源地文艺复兴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概况了解性质表达形式14~17世纪思考: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在意大利兴起?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成长保

4、留了许多希腊罗马文化。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根源是新的经济因素出现时间旗帜矛头发源地文艺复兴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概况了解性质表达形式14~17世纪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再思考:它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思考:“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吗?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其含义是指()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时间旗帜矛头发源地文艺复兴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概况了解性质表达形

5、式14~17世纪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时间国别人物代表作特点14世纪(初期)1617世纪(高潮)英国意大利3、表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地人性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文坛三杰(初期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但丁与《神曲》但丁,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的《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婪。《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

6、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但丁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率先提出用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彼特拉克因此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薄伽丘和《十日谈》《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作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讲的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

7、讲了十天,这就是《十日谈》书名的由来。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薄伽丘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着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请思考

8、:作者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二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以人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