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ID:25285165

大小:12.7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19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_第1页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_第2页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_第3页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_第4页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性的复苏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公元14——17世纪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复兴成熟神灵和自然基督教的神学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回顾基督教神学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追求来世。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2、中世纪的表情雕塑:《安东尼·奥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禁欲苦行压抑人性麻木顺从愚昧迷信……中世纪时期的圣母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原因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问题探究1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首先是由于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

3、且发展起来。——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意大利(1)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3)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直接原因)(2)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孔祥民《世界中古史》(4)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想一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吗?(5)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概况1、开始代表性作品:《神曲》、《

4、十日谈》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高潮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但丁和他的《神曲》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天堂地狱《十日谈》《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讽刺了教会的虚伪,揭露了封建等级观念。是文艺复兴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薄伽丘请回答:材料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和观点?(第四天故事第一)亲王唐克莱本独养的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亲王(父亲

5、)的侍从相恋,事情败露后,平时仁慈宽大的亲王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答: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专制、等级观念,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人人自由平等。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

6、看着地下,别去盯着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五台山某禅师收了一个年仅二岁小沙弥。师徒在山中寺院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禅师带弟子下山。那位已长成青年的小沙弥,一路上所遇见的牛马鸡犬皆不识。禅师指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马也,可骑;此鸡也,可报晓;此犬也,可守门。”这时,一位美貌少女走了过来,沙弥惊问:“此又是何物?”师傅惟恐弟子见色动心,非常严肃地告诉他

7、:“此名老虎,人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回归山门,禅师问沙弥:“你对今日下山所见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弥答:“一切东西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这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人性不可泯灭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