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

ID:3925893

大小:73.7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25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_第1页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_第2页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_第3页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_第4页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方军雄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高管超额薪酬对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决策的影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在控制了影响高管解聘和薪酬调整的经济和制度因素之后,我们发现上期高管薪酬状况显著影响到董事会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的决策,具体的,上期支付超额薪酬的公司,随后高管解聘的业绩敏感性更高,薪酬变动的业绩敏感性也越高,这意味着有效契约观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以及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关键词:超额薪酬标杆公司治理高管解聘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上市公司

2、高管薪酬出现持续高涨(Jensen,MurphyandWruck,2004),1995年后高管薪酬上涨势头更猛(BebchukandGrinstein,2005),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高管超额薪酬(overpayment)的质疑愈演愈烈,在金融危机发生4年后的2011年甚至演化为“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伴随着薪酬制度改革,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随之衍生的公众质疑因2008年中国平安“天价高管薪酬”事件达到顶点。高管薪酬、超额薪酬,成为高管“自利”、“贪婪”的代名词(吴育辉、吴世农,2010),由此,各种旨在约束高管薪酬的制度相继出台

3、(方军雄,2009,2011)。如果我们并不清楚薪酬契约的实际有效性而仅仅顺应民意做出一刀切的限薪规定,这种薪酬管制不仅损害了高管的积极性,而且可能导致在职消费、腐败的发生和泛滥(文炳洲、虞青松,2006),不仅无助于整体薪酬的下降,相反还会导致公司财富的毁损。理论上,管理者权力观(managerialpowerhypothesis)随之盛行,而传统的有效契约观(ef盧ficientcontracthypothesis)则受到极大的挑战,高管薪酬契约被视为委托代理成本的一部分(Bebchuk,FriedandWalker,2002;吕长江、赵宇恒,2008

4、;权小锋、吴世农、文芳,2010),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受到极大的批评(Jensen,MurphyandWruck,2004;BebchukandGrinstern,2005),中国市场的最近文献开始主要采用管理者权力理论研究高管薪酬的制定与经济后果(吕长江、赵宇恒,2008;权小锋、吴世农、文芳,2010;吴育辉、吴世农,2010;方军雄,2011)。纵观理论变迁,何种理论更为适合解释企业的管理实务始终是理论界的重大课题(KaplanandMinton,2006;Shen,RichardandHenry,2009)。在管理者权力理论的框架下,高管超额薪酬是管

5、理者权力的体现(Bebchuk,FriedandWalker,2002),薪酬越高意味着高管权力越大,自然地,其受到董事会挑战的可能性越小,换言之,面临着不良的经营业绩,其被解聘或者降薪的可能性越小(Shen,RichardandHenry,2009)。与此相反,按照有效契约理论,超出市场平均的薪酬是高管能力的体现(Fama,1980),支付的薪酬越高意味着高管的能力越强,董事会对其的期望也越高,当业绩低劣时董事会更可能对其采取行动,或者解聘或者降薪。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上期高管薪酬状况(高薪还是低薪)对随后高管解聘或者薪酬调整决策的影响,来检验中国上市

6、公司高管薪酬*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2003)“政府控制、市场化进程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复旦会计论坛”与会学者的评论。当然,文责自负。-144-《管理世界》(月刊)2012年第11期契约的有效性。的衡量,以及控制变量的选择和定义;第四部分描此外,高管解聘始终是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研述了研究样本的选择情况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第究领域的热点话题(Clayton,HartzellandRosen盧五部分是实证结果和分析,随后我们分别进行了各berg,2003;WiersemaandZhang,2011),针对高管解项稳健检验

7、和进一步研究;最后是论文的总结。聘现象日益频繁的现象,现有研究开始关注影响高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管解聘业绩敏感性的制度因素(WiersemaandZhang,2011)。Martin和McConnell(1991)很早就发长期以来,设计良好的高管薪酬契约被认为是现,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有助于强化高管解聘业实现经理人目标和股东目标兼容的主要机制之一绩敏感性。Farrell和Whidbee(2003)及Wiersema和(JensenandMeckling,1976;JensenandMurphy,Zhang(2011)则发现,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评199

8、0)。具体的,业绩型薪酬契约将促使经理追求级信息明显提高了高管解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