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30773
大小:1.43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__气韵与意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第七章第一节气韵一、气韵的内涵二、气韵的审美特征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第二节意境一、意境的审美特征二、意境理论的历史考察第一节气韵一、气韵的内涵二、气韵的审美特征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一、气韵的内涵1、气的概念界定2、韵的概念界定1、气的概念界定气的本义指自然界存在的有别于液体、固体的细微流动体。《说文》曰:“气,云气也。”而后,气衍指社会现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赵简子问礼,子大叔引子产语作答,谓:“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气”在艺术批评上,是指基于创作
2、主体生命精神和内在活力之上的气质个性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气韵”中的“气”,主要就是指生命的原初动力,并且主要指的是自身的生命原初动力;其次,是用“气”来泛指称表现出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活动的性格、情感以及气质、风度等。2、韵的概念界定韵的本意,《说文》释:“和也。”《玉篇》曰:“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气韵”中的“韵”,并不仅仅是要求审美对象的意象或形式有气,同时还要具有使人感受得到因开与合、放与敛、张与弛、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等而产生的生命的律动。气韵作为审美形态,首次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谢赫在《古画
3、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气韵一般“是指作品和意象拥有的综合的、整体的神气和韵味,与其生命精神和灵妙的动态相关,即使是以凝固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也能给予观照者生机流荡、含蓄隽永的感受。”(《原创在气》涂光社)“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美学》教材
4、)二、气韵的审美特征1、气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富于生命自由精神的审美境界状态。2、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精神。3、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呈现出浑然天成、完整浑一的结构特点。1、气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富于生命自由精神的审美境界状态。元代画家倪瓒曾经针对自己画竹说过一段审美体验的理解:“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倪云林集》)2、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精神。气韵意味着在审美对象上,蕴涵有一种郁勃健旺的“生气
5、”,在古文论中,古人要求于文要有生气。“诗文者,生气也。”朱庭珍《筱园诗话》:“盖诗以气为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亦与人同”。中国古代美学史围绕气韵是构成审美对象的生命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命题。为此,古代文论深入提出,作品要有正面的“生气”、“正气”,愤气、怒气、清气、逸气、豪气、英雄气、英气、奇气、反对作品那种负面之“气”,如昏气、邪气、虚气、衿气、伧气、村气、市气、霸气、滞气、匠气、腐气、浮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俗气、孱气等。其中,生气、生趣、生机、生动等比较突出。而最为有代表性的则是”气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唐代李德裕提出“以气
6、贯文”、韩愈提出“气盛言宜”、白居易提出“粹精气”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精神》中提出”生气远出,不著死灰“等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展开的认识。“然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唐代李德裕《文章论》)气象:3、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呈现出浑然天成、完整浑一的结构特点。气韵作为审美对象显现于外部的总体特点不是各种零碎因素的机械拼凑,而是血肉丰满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道:“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灵运之诗,已是彻首尾成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汉魏古诗:《行行重行行》、《迢迢
7、牵牛星》;建安诗歌:曹操的《蒿里行》、《龟虽寿》盛唐诗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等。迢迢牵牛星(无名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建安风骨为例:就是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一)气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