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ID:16169885

大小:365.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8-08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_第1页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_第2页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_第3页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_第4页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第二节悲剧第三节喜剧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一、审美形态的性质二、审美形态的特点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一、审美形态的性质对审美形态我们应该做何理解呢?我们感受“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顿生“典雅”的感叹!我们诵读“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殆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壮怀的美赞!------对于审美形态我

2、们可以概括地理解为,它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由于美作为审美对象不是对象性的物质实存,而是人与世界和谐化一构成的自由境界的显现,因而审美形态既与主体相关,更与客体相涉;既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在对象(客体)世界中直观自身所形成的对象性基本样态,又是对审美活动中被感受的对象存在样态的逻辑归类。据此,我们结合教材对审美形态的定义做如下归纳:审美形态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凝聚、显现及其逻辑归类。所谓人生样态,是指由个人的外在形态、

3、个性特征、人生际遇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存在样式。如鲁迅小说中祥林嫂凄苦悲惨的人生、阿Q的滑稽而悲剧的人生,《史记》中展现的项羽悲慨豪壮的人生等,都是人生样态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形式。典型的人生样态又往往会凝聚成特定的人格理想,如老子讲玄德之人,庄子讲真人、荀子讲“士君子”形象,佛教讲菩萨形象等,都是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人生样态,本身都寄寓了一定的审美理想。所谓自由人生境界,是指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悦乐情怀和情境,也就是审美境界。中国古典美学中文质彬彬产生典雅,逍遥游产生壮美,上下与天地同流产生崇高等,都说明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密切关系;艺术描写

4、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产生优美、大江东去则产生壮美,也是人生境界的审美升华。这些审美形态引起人们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其实质都属于审美境界的不同感性显现而已。所谓审美情趣,是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式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壮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惊异等。所谓审美风格,是指强烈而鲜明的审美个性特征。如阳刚--阴柔、恬静--激烈、和谐--冲突、神奇--淡雅等,都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以至美学家们常常用审美风格来界定审美形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审美风格并非所谓美的风格。这种所谓“美的风格”,往往是从主客分离的思维定式出

5、发,用现成论的观点而非生成论的观点来从客观对象上圈定所谓的美,然后再从这种圈定的身上找与其对应的美感,完全忽略了美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事实。实际上,审美风格往往与审美的接受效应密不可分。如悲剧感、喜剧感、滑稽感、荒诞感等,在不同的审美主体那里往往有着不同的接受效应。对于没有悲剧感的人来说悲剧风格对于他来说就没有审美意义。他的人生境界无法抵达悲剧所昭示的审美底蕴。因此,以审美风格的客观决定论来概括审美形态是不可靠的。所谓感性凝聚、显现、是指审美情趣、风格等只有通过感性形式的集中呈现,才能成为审美形态。些审美形态有时以特定的艺术体裁和艺术种类为标志,同时又离不开各种审美因素的有机综合,

6、如悲剧、喜剧、滑稽剧、轻喜剧、荒诞剧、朦胧诗等,本身就既是文学、艺术体裁、同时又凝聚、显现为审美形态。而另外一些审美形态如婉约、阳刚等则往往与特定的流派风格相伴随。再如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诗品”、“能品”、“神品”、“妙品”、“逸品”和“三十六书品”等,也无非是体裁、风格、品位、情趣等审美因素的感性凝聚、显现。这种感性凝聚、显现的形态本身就是千姿百态的,其大可以称之为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其小可以称之为风格、品位、体裁等。可以说,人生有百态,人生有百味,审美形态也有百种。但其基本形态则屈指可数,而且每一种的特征都十分清楚。清楚到有时人们无须通过理性的思辩,仅凭感性经验也能分辨出几

7、种审美形态来。但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审美形态,就必须对中西审美文化和审美形态的大千世界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按理说,审美样态有多少种,审美形态的逻辑分类也就可以有多少种。但是,审美形态的分类不同于一般客观事物的分类。因为审美形态不是纯粹的客体对象,而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一种主客审美关系的感性凝聚和显现,所以它虽然凝聚、显现为某种客观的审美类型,却总是与主体的审美感受分不开的,换言之,总是离不开主体对所面对的相应审美形态的美感或形态感。如悲剧离不开悲剧感,喜剧离不开喜剧感。优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