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ID:39229526

大小:205.51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28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病因与发病概说一、病因与病因学说的概念二、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四、中医发病学的特点一、病因与病因学说的概念1病因,是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为致病因素、病源、病邪等。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及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如痰饮、瘀血)等。2病因学说,就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理论。二、中医病因学的源流及分类关于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源流及分类1《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内所因”经络受邪入脏腑2汉张仲景将病因按其传变为三个途径“外所因”把病变局限于四肢九窍等相对表浅的部位第三类把房室、金刃虫兽所

2、伤归属于“外所因”六淫邪气把致病因素与发病3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内所因”情志所伤途径结合起来分类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4目前主要根据病邪的来源及致病特点,内伤性致病因素(七情过激、饮食所伤、劳逸)将病因分为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淫、疠气)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痰饮、瘀血)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辨证求因”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辨证求因”:中医学根据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为依据来推求病因的方法。四、中医发病学的特点取决于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体质、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及营养锻炼1中医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地位邪

3、气盛是发病的外部条件。某些情况下邪气起决定性作用2正气与邪气的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3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转归第一节病因一、外感性致病因素(一)六淫(二)疠气二、内伤性致病因素(一)七情内伤(二)饮食失宜(三)劳逸失度三、其它致病因素(一)外伤、虫兽伤及寄生虫(二)痰饮(三)瘀血(一)六淫1六气与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即太过和侵淫之意。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转化条件2非其时而有其气(如

4、春天应温超过人体适应能力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六气才能成为六淫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2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机体,并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2)季节性:六淫为病多与季节气候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有关,形成季节性多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不绝对夏季虽多暑热病,但也有寒、湿病的发生(3)地方性:六淫致病还与工作或久处潮湿环境,常有湿邪为病;居住环境密切相关高温环境作业,则又常感受火热之邪为病等是指一种邪气单独侵袭人体,如寒邪袭表。(4)相兼性: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

5、可兼杂致病。风寒感冒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湿热泄泻风寒湿痹(5)转化性:六淫邪气致病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从阳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1.风(1)风的概念: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春季多风病,其它季节亦有风病,风邪外袭外风病证。(2)风邪性质与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阳邪: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头痛其性开泄:是指风邪易使腠理疏松而开张。上部(头面)汗出袭阳位:风性升

6、发,向上向外,常伤及人阳经恶风肌表②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行痹(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言——风疹块③风性主动(“风胜则动”)“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眩晕,震颤,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感受风邪致颜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抽搐,口眼歪斜破伤风病证之风毒侵入人体——角弓反张、四肢抽搐或挛缩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邪中主要致病因素,凡外感风寒、寒湿燥热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风热、风湿风邪亦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2.寒(1)寒的概念:寒为冬季

7、主气。凡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淋雨涉水,汗出当风人体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常易感受寒邪。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外寒: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中寒:寒邪直中脏腑外寒损伤阳气导致内寒病寒病证阳虚内寒之体,内寒: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容易感受外寒(2)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阴盛则寒”阴寒偏盛,阳气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被寒邪损伤—“阴胜则阳病”。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②寒性凝滞:“凝

8、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偏盛,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结阻滞,不通则痛寒邪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