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39465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5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望湖小学刘传芳教材分析:《争论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三、四年级衔接的学期,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初步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文通过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机会,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课文层次清楚,1-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6-11自然段是同学们的感想。课文的插图展现了文章的高潮(第三自然段),兄弟俩各持观点,争论不休。教学
2、目标:A、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对部分构词能力强的生字,在课后让学生作更深入地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B、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C、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好好读好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
3、“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烟熏火燎”这几个词语,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教时进行。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尤其要注意本课的标点符号(双引号、单引号)。结合“无字词典”理解“烟熏火燎”的意思。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抓住论点,围绕兄弟俩的两次争论,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采用文中的插图和学生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以为然”、采用重点突破法理解“争
4、论不休”,联系上下段意思理解“两全其美”。积累“机不可失,时不在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这两句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争论的故事》,运用多媒体展示关键的画面,降低讲故事的难度。说明: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齐读、指名读)味道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大声争辩争论不休两全其美无影无踪聚精会神2、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5课《争论的故事》,通过学习,同学们来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故事脉络。二、深入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故
5、事中的兄弟俩为什么事争论?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学习第2至5自然段(1)自读自学:请将哥哥说的话用“____”划下来,将弟弟说的话用“﹏﹏”划下来,体会兄弟俩争论时的语气,练习读一读。(2)交流:追问:兄弟俩分别认为要怎么吃呢?(哥哥说要煮着吃,弟弟认为要烤着吃。分辨途中谁是哥哥谁是弟弟。)(3)想想: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几次展开争论?指名交流。师: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但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再读读他们的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不服气,认为对方说得不对。(4)如何读好?在交流讨论中抓住提示语、反问句、关联词
6、反复练习朗读。相机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的意思。(5)小组合作练习朗读第2至5自然段:注意加上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6)选4位同学上台表演。评议。3.学习课文7-11自然段,谈感想(1)指生合作朗读。(2)谈自己学过故事以后的感想。(3)引入歌德、巴尔扎克等名人关于“时机”的名言。(4)相机小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善于抓住时机,积极行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空洞的争论中。(板书:抓住时机及时行动)(5)体会盛老师为什么对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6)补充:省略号的用法介绍。三、总结全课。1.这篇课文选自《
7、笑林广记》,简要介绍及推荐阅读。2.作业布置:(1)想象续写:听了大家的感想和建议,兄弟俩再次去打猎,这次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动笔写下你想象的故事吧!(2)把课文中的故事和你想象编写的故事都说给家人听一听。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抓住时机及时行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