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

ID:39103594

大小:6.19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9-06-24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_第1页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_第2页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_第3页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_第4页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一、认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主张和方案,理解近代中国历史既是西方列强侵华史,也是先进中国人的抗争史、奋斗史。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三、总结上述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真正领会通过革命从根本上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一、《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二、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对国家出路历次探索的历史地位、失败原因与教训。一、从师夷长技主张到早期维新思想二、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战争的失败三、洋务运动的困局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挫折五、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一、从师夷长技主张到早期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是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及其《海国图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郑观应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提出早期维新

3、思想。王韬一、从师夷长技主张到早期维新思想二、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战争的失败三、洋务运动的困局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挫折五、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二、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战争的失败(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概况(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概况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43年,洪秀全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

4、。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利用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群众。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营盘遗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

5、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的北伐、东征、西征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目的推翻清朝巩固天京充实力量领导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石达开秦日纲、石达开结果失败败湘军,进江西夺扬州,破两大营作用牵制清军巩固天京达到全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武器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南京)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天京事变”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太平军后期实行积极的防

6、御政策: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864年6月,洪秀全病死,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洪秀全雕像(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有何区别?时代: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

7、务。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但因为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与意义,而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担负起历史赋予它的责任,它不再是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清王朝和中国封建制度和崩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1)太平天国提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

8、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其值”。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