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ID:39024798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整理资料。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3、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4、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三)情感目标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合

2、作探究法、诵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短片,导入新课。导语: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播放配有音乐的展现黄河景观的短片)这一组图片为我们呈现的是哪条河流的壮美景色?(学生回答)对,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对于黄河,你知道些什么呢?(出示地图)黄河在我国北方,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在抗日战争

3、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黄河景观,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1、作者及写作背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27年参加革命。1938年,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

4、《怒吼吧!黄河》。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澎湃(péngpài)气魄(pò)屏障(píng)九曲连环(qū).....狂澜(lán)哺育(b?)浊流(zhuó)高山之巅(diān)....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目标:(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划出诗歌朗读节奏。(2)课文由哪两个部分构成?(3)歌词部分哪些内容直接表达作者对黄河的歌颂之情?2、播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完成目标问题。3、交流:(1)按照划出的节奏尝试朗读。(2)课文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教师对朗诵词做简单介绍:朗诵词就是演唱歌曲之前朗诵的部分,它是歌曲的引子,一般是对歌唱内容

5、做简要的概括,引出下面的颂歌。(齐读朗诵词)本课中的朗诵词告诉我们歌颂的是黄河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3)三个“啊!黄河!”所领的内容直接表达作者对黄河的歌颂之情。四、直奔重点,研读课文。(一)学习“颂黄河”部分。1、出示研讨问题。(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歌颂的?(2)作者是怎样歌颂黄河的?(抓住重点字词及修辞手法进行分析)(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思考这一部分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个别指导。3、交流明确:(1)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了中华民族、激励着中华民族这三

6、方面歌颂了黄河。(2)预测:①“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本义是哄婴儿睡觉的工具,指孕育培养的地方,这里是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用比喻的修辞。(指导朗读,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赞美、热爱、崇敬,读出黄河的无私奉献)(指名读)②“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是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卫着伟大的祖国。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男生读,表现黄河的伟大坚强)③“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诗人把黄河

7、比作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万千条臂膀。既写出了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也写出了黄河顽强的生命力。(女生读,表现黄河的永往直前,催人奋进)(3)这一部分运用反复的手法,起强调主题突出情感的作用,有一咏三叹之感,这是诗歌常用的创作手法,能够表现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的作用。过渡:课文除了对黄河的直接歌颂,还对黄河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大家能找到相关诗句吗?(二)学习“望黄河”部分。1、出示问题:“望黄河”部分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对黄河进行描写的?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2、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回答。3、教师结合图片,点拨

8、诗句,归纳总结。这一部分由“望”字统领,但望黄河的角度却不同:(出示图片)远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