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ID:38998875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研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秘,描绘桃花源的美。3.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4.在实际使用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重点: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秘,描绘桃花源的美。2.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合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二.陶渊明简介三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八.课堂小

3、结。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一代诗人王维因桃源难寻而感慨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庐山之巅也曾慷慨发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千百年来《桃花源记》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的理解,疏通了文义,桃源美不美啊?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妙的世外桃源,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二.检查积累复习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见多媒体课件)。三.赏桃源之美1.请用一句话介绍文中的桃花源的美,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注意句中应重读的词语和相应的语气。(请用这样的句式)桃花源美就美在,你看。(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美读

4、后说出自己的理解。)(景色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外)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内)(读出意外、欣喜、陶醉的语气。)环境幽美。(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加粗的字要重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生活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读出恬静祥和的语气,加粗

5、的字重读。)恬静无争。2.为什么桃源中人,不希望渔人把发现桃花源这件事说出去呢?对外界生活不满,害怕外界干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四.探桃源之奇诵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桃花源非常的奇异、神秘。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明确:奇异、神秘暗示了桃源实际上并不存在。五、悟桃源之寓这样的人间仙境,作者却偏偏让人遍寻不着,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补充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小组合作。

6、1.小组合作,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导。2.学生展示探究结果。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关键词:向往、不满。六、口头作文拓展延伸从下面俩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来完成。1.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去桃花源游览一番?我们下面就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则是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请你们为我好好的介绍一下桃花源

7、。2.时过境迁,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还让桃源众人呆在桃源,如果让你坐一回说客,说服桃源中人走出桃花源,你准备怎样劝说他们?(先同桌之间交流,补充完善后全班展示。)七、小结课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八、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