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60574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2
《陶梅英《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袋麦子年级:三年级姓名:陶梅英教材版本:苏教版学科:语文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思维活跃,有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重点难点1.品析重点词
2、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教学过程活动1复习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相机板书)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活动2精讲课文1.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2.再快速地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
3、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投影出示要求)(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2)他们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教师巡视,指导适时)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出示课件)(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
4、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7)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8)教师小结,揭示小猪的特点。(板书:憨厚可爱)(9)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4、分组学习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各小组派代表汇报:(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板书:勤劳节
5、俭)(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4)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板书:聪明能干)(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活动3品读感悟。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2.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3.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活
6、动4口述故事1.过渡:大家都知道,表演之前都需要熟悉故事内容。我们这个童话剧,也同样需要对故事非常熟悉。2.分组根据板书和要求,把故事说得更加完整,吸引人。(投影出示要求):(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补充的更加具体、完整。(2)可以边说边加上自己的动作。(3)由四人小组组长负责,每个人都要说说自己的剧本。并推选出本组讲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发言。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听的时候要做到(投影出示要求):(1)认真听,听故事是否完整。(2)听他在说的过程中,有没有句子说得不正确。(3)边
7、听边思考:他讲得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4.指名评价活动5总结全文1.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麦子上,谁的做法最好呢?为什么?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3.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大,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活动6拓展延伸。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
8、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板书设计三袋麦子小猪吃光憨厚可爱小牛保存勤劳节俭小猴种地聪明能干1注:1.活动选项有如下选择:导入讲授活动练习测试作业。2.“板书设计”放到教学过程最后一项“活动”3.老师也可根据自己需要增加“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教学反思”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