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梅《三袋麦子》

杨金梅《三袋麦子》

ID:38960404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2

杨金梅《三袋麦子》_第1页
杨金梅《三袋麦子》_第2页
杨金梅《三袋麦子》_第3页
杨金梅《三袋麦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杨金梅《三袋麦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袋麦子年级:三年级姓名:杨金梅教材版本:苏教版学科:语文共1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学会用“拜访”说一句话。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4.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学情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2、在教学中,如何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又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确解读土地爷爷的评价,获得科学的认识?这些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结合我班学生活泼、爱动脑思考的特点,设计了品读课文,体会语句、拓展议论、说说自己的做法等教学环节。重点难点1.朗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2.读课文,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1.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拿来了节日礼物——三袋麦子  2.谁来说说,土地爷爷把这三代麦子送给了谁?(贴小动物的头像)  3.小猪、小牛、小猴得到一

3、袋麦子后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小结:我们三个动物朋友各有主意;小猪刚过了年,就把麦子吃光了;小牛很会保存,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是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板书:吃存种) 活动2[讲授]品读课文,体会语句一、学习5---9自然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我们三位动物朋友。小猪,小牛和小猴会怎么回答?土地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赶快打开书本,读读课文5--9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1.用“拜访”说一句话。  出示句式: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2.土地爷

4、爷先来到谁家?指名读。  小猪说了什么?小猪的神情、语气指导。  “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谁来表演一下。  假如你是土地爷爷,怎样评价小猪呢? 二、 小结:恩,原先老师认为小猪好吃懒做,没想到在这个故事中,它还会做各种美食,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美食家呀!  3.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了谁家?指名读。  小牛说了什么?小牛的心理、语气指导。  土地爷爷会怎么夸小牛?  小结: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4.接下来该去拜访谁了?  小猴是怎么接待土地爷爷的?齐读。  师:“神秘”是什么意思啊?  生如果感到困难

5、,师点拨:小猴神秘地说:“请跟我来。”土地爷爷知道是什么事吗?土地爷爷会想什么?  是呀!小猴要带我上哪,真让人猜不透,这就叫“神秘”。师生配合表现出神秘  小猴是怎么说的?指导热情、好客、高兴的语气  土地爷爷是怎么表扬小猴的?  小结: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并种下地,收获更多的麦种.小猴确实有远见,够聪明。活动3[拓展] 一、多元认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这三个动物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想法不一样,但都有道理.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土地爷爷也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他说这是聪明的小猴送给你的一

6、口袋麦子.这袋麦子呀,金灿灿,颗粒饱满,你拿到这袋麦子会怎么处理呢?  小结:小朋友都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懂得学习三个小动物的优点,将他们的方法合起来,就更有头脑啦!  二、迁移拓展提升思想认识。  如果把麦子当钱的话,小猪是个有钱马上花光,懂得享受的人;小牛是个有钱慢慢花,善于计划的人;小猴是个用钱去投资做生意,敢于冒险的人。你过年得到了压岁钱,会怎么处理?  师根据回答引导:  (1)如果人人用钱不买好吃的,那超市里的好东西卖给谁呀?懂得享受生活,让日子过得美好一点也是对的。  (2)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那么多压岁

7、钱一下子花光,也是一种浪费,节俭的品德还是不能忘的。  (3)鼓励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  活动4[练习]  1.当堂完成《练习与测试》中的部分作业。  2.自选题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身边的朋友听.  (2)课本剧续演:土地爷爷给你送来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处活动5[板书]9、三袋麦子小猪吃光(憨厚、可爱)小牛仍有半口袋(勤劳、节俭)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聪明、能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