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ID:38922817

大小:32.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1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_第1页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_第2页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_第3页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_第4页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学号:20110103416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林和凤摘要: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关键词:仁教育思想政治理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

2、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仁者人也”

3、。也就是说孔子的“仁” 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反映的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道理。孔子认为这个本质和道理应该是爱人,即人应该有一颗“泛爱众”的善心,相互之间相亲相爱,而不是相互杀戮。所以说,“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

4、以也被成为“仁学”。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1、孔子的“仁”离不开“礼”。 孔子的“仁”,要以礼为规范来进行引导和约束,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社会的。所谓“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需要的概括。人是脱胎于自然的社会存在,他有和

5、动物一样的生存需要,也有和动物一样的繁衍后代的生理需要;但人作为社会的存在,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需要。人的生存需要和生理需要虽是和动物一样,然而却经过社会的洗礼而升华、打上了人类历史的烙印、成为受人伦道德制约的社会需要。不过,作为个体的“人”来说,生存与生理的需要,虽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但却是具体的、现实的,是个体的“人”必需得到的。   2、仁与礼相辅相成。     在孔子看来,只有有了“礼”,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

6、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   3、孔子仁学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实践对象具有阶级局限性。     由于孔子所处的年代正值春秋末年,当时的奴隶制社会风雨飘摇,“礼崩乐坏”。所以孔

7、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想女娲补天,但又不合时宜。孔子始终不能摆脱这种矛盾,他既是从仁,又是从命,但是他的植根于宗法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却在哲学上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初,孔子所关注较多的是礼,礼的思想有其秩序性的内核,体现了他对社会稳定的关注。他所念念于怀的是如何以周代礼乐重整社会。但事与愿违,孔子到处碰壁,他不得不进一步思考“礼”之不行的深层原因,便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仁”,议论仁与礼的关系,孔子的仁学服务于礼,却代表了人道精神、道德精神、群体

8、精神等等,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所以孔子的仁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完善。孔子的仁学思想尽管是从维护奴隶制出发,但这个思想重视对人的作用超过了对天神的崇拜。他处的那个时代正在向封建社会过渡,不能不说,时代的进步在他的身上是有反映的,否则他便说不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主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仁学思想以人为本,和他的以维护奴隶制为本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这种矛盾的思想体系虽矛盾亦难能可贵。他的“言仁必及人”、“爱仁能人”的仁学思想是既难得又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