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说》PPT课件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

ID:38902817

大小:572.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21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_第1页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_第2页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_第3页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_第4页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的合成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的合成》新乡县第一中学张琳《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教材地位及作用一学情分析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三教学过程四五教学后记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初步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后,本节课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矢量运算也终贯穿于高中物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该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故本节内容应该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一、教材地位及作用二、学情分析“力的合成”把实验探究求合力的过程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高一学生刚接触矢量,他们

2、习惯的是仅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因此,对高一学生来说,力的合成定则是一个难关,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则是学生对矢量学习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其次正因为学生对矢量运算是完全陌生的,放慢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切身体验,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从力的效果“等效”的角度理解合力的意义。2.通过实验探究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与技能目标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方

3、法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合成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问题的意识。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懂得合作与交流在学习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不再是力得合成的结论)难点实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运算规律。针对以上三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四.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理念为了让学生更

4、好的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导”和“参与”,实时、适度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强化小组学习与小组交流,淡化机械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互助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二)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三)指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四)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估(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现象中获得感性的

5、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我是这样做的:展示几幅图片一个力可以吊起一盏灯一盏灯可以由几个力共同吊起一个人可以提起一桶水,一桶水也可以是两个人共同提起由以上例子引出等效替代的关系,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同时渗透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即分力与合力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能够相互替代的条件是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不能同时考虑分力的作用效果又考虑合力的作用。提出问题,激发思考问题一:方向相同的共点力的合成F1F2等效F=F1+F2(学生不难得出,F1、F2的合力大小为F1+F2,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提出问题,激发思考问题二:方向相反的共点力

6、的合成F1F2等效F=F1-F2(学生也知道,F1、F2的合力大小为F1、F2之差,方向与较大的F1的方向相同。)问题三: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这个问题对学生是有难度的,经过分析学生应该知道与竖直向下的力相平衡的是F1、F2,它是否可以用一根绳子来等效呢!如果可以F就是F1、F2的合力,而显然F与F1、F2间的运算关系不是简单地代数和运算,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热情。)F1F2F=G等效分组实验,激发思考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方案,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运算法则。每一小组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用

7、什么方法找出分力F1、F2及合力F。2、怎样是分力F1、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3、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怎样可以直观简洁的同时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各小组分别讨论,经互相补充和完善后,形成探究方案。(经试验可得到F1、F2及F的图示)猜想F1、F2、F之间可能遵循什么规律?F1F2F(二)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部分同学的猜想可能不着边际,还有一部分同学感到问题棘手,不知道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此时教师应参与学生的猜想和讨论,可以以自言自语的方式给学生一些提示: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重新构建几何图形,使得已知

8、量和未知量之间建立联系。我们能否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成一些简单图形如三角形,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