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

ID:38880805

大小:2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_第1页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_第2页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_第3页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设计教材来源:九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内容来源:九年级《数学》(上)第一章主题: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作业性质:课前作业、课中作业适合对象:九年级三班、四班学生设计者:刘学真/郑州市郑东新区豫兴中学/13526549442主题内容:一、作业目标(1)能够设计测量方案、说明测量理由,能够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二、作业设

2、计课前作业1.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什么?2.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及表达式3.解直角三角形的几个要素是什么?活动意图:复习巩固,为探究活动做准备课中作业1.(指向目标1).如图8-6,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为18m,从点A测得点D的俯角α为30°,测得点C的俯角β为60°,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________m(结果不作近似计算).图8-6题目序号1题型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时间指向目标1运用中5分钟评价方式:自评()师评()互评()级别:()活动意图:让学生灵活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

3、知识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2.(指向目标2)如图8-7,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点B,在点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高度为6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的数据计算这棵树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1.732).图8-73.(指向目标2)如图8-8,小明想测山高和索道的长度.他在B处仰望山顶A,测得仰角∠B=31°,再往山的方向(水平方向)前进80m至索道口

4、C处,沿索道方向仰望山顶,测得仰角∠ACE=39°.(1)求这座山的高度(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2)求索道AC的长(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31°≈,sin31°≈,tan39°≈,sin39°≈)图8-8题目序号23题型作业题指标目标指向能力层级题目难易度完成时间目标指向2运用难15分钟评价方式:自评()师评()互评()级别:()活动意图:意在考查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直角三角形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三、评价标准1.采用“等级+符号”的作业评价模式,正确率在9

5、0%以上为A,在70%—90%的为B,60%以下为C。2.在“等级”的右上角用“+”、“-”来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优劣。3.“+”表示作业格式符合要求,或书写认真,页面整洁;“-”表示作业格式不符合要求或书写不认真;没有符号表示作业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或书写一般。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仍用“量化”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四类,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质化”的评价方法,在学生作业中可根据学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反映出的思维能

6、力、学习过程,在“等级”的右上角用“A”、“A+☆”来反映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在质化的批改符号和评语的指向下.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会显得更为积极主动,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高。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课中作业第1题是知识的引入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地完成。课中作业第2题、3题是知识延伸或拓展性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完成地较好,而

7、有些学生完成的相对会差一些。六、补救或改进措施1、作业设计要有基础性,人人能练习作业设计师为了让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因此,作业设计应该要以基础为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打好基础,每个学生只有打好了基础,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所以在作业上应注重基础性,让人人都会做,人人能练习,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人人能提高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既要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

8、好。应采取分层次作业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练习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