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赏析材料

16.诫子书赏析材料

ID:38837686

大小:1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16.诫子书赏析材料_第1页
16.诫子书赏析材料_第2页
16.诫子书赏析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16.诫子书赏析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诫子书》赏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出师表》、《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Lang)琊(ya)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

2、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千百年来,诸葛亮的知识和才能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他身为蜀国丞相在治理国家时的鞠躬尽瘁,也不谈他作为军事家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的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就谈谈诸葛亮作为孩子的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封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书信——《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诸葛亮在十年的隐居生活中,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战国时期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等,他精研《申》

3、《韩》《管子》《六韬》等,并写下了《论诸子》一书。天才来自勤奋,诸葛亮一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才能,正是他在澹泊宁静中学习的结果。《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

4、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

5、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两千年前的诸葛亮用一个“静”字道出了修身养德的真谛。在诸葛亮的笔下,静是珍惜,是宽容,是懂得。静,是做人的根本。在孔明的心中,

6、俭是克己,是自律,是节制。俭,是道德的规范。接下来,诸葛亮又给后人留下了哪些治学与治国的经验呢?总之开篇一句,既点明了家书的核心内容,也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接着来欣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面提出了静的作用。宁静说的是静,其实淡薄也说的是静。诸葛亮这两句话是有来源的,它来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编辑的《淮南子•主术篇》。原文是这样说的:“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诫子书》中这句话告诫孩子们说,人如果汲汲于名利,如果不能淡泊,不能清心,那么就不能让自己的志向坚定明确。不安定清静,也就不能走向深奥,走向深

7、远。所以“致远”,可以理解为走向深奥,走向深远。无论是在学问上,在道德上,还是在事业上都是这样。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百工技艺尚且如此,那么读书求学自然让我们想起一个成语——有志者事竟成。那么立志又是什么呢,一句话,立志就是“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经过人生的大变革之后,也就是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比如西汉的汉文帝就是一个典型,他在年轻的时候,被下放到代州,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受了很多苦,同时也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